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陌上春泥苦未乾,绛唇渐吐不禁寒。
海棠尚晚教谁伴,山帽冲风每自看。
声好最怜清晓卖,味甘长记绿阴团。
年年过雨胭脂落,时序关心有几般。
这首诗名为《杏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葛天民。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尤其是杏花盛开的场景。首句“陌上春泥苦未乾”,写出了春天雨水充足,道路湿润的情景,暗示了杏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放。次句“绛唇渐吐不禁寒”,以女子的红唇比喻杏花娇艳的颜色,暗示花朵在微寒中绽放,展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
“海棠尚晚教谁伴,山帽冲风每自看”两句,通过对比海棠花的迟开和杏花的早放,表达了诗人对杏花独自盛开的欣赏与怜爱。他独自欣赏着杏花,仿佛在与之对话,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
“声好最怜清晓卖,味甘长记绿阴团”一句,借杏花的清香和甜味,描绘了早市上售卖杏花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杏花带来的美好记忆。最后,“年年过雨胭脂落,时序关心有几般”则感慨时光流转,杏花虽美,但终会随季节更替而凋零,诗人借此表达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杏花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不详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亭空山尽入,人静夜初分。
乔木阴遮月,清泉影浸云。
不题波上叶,只采涧中芹。
涧水令人忆,何当入郡闻。
凭高每叹昔人非,空有群峰碍落晖。
大雅风流谁举似,长安秋草又衰微。
寒花负约开犹懒,幽鸟忘机趁不飞。
来往半生堪记处,西村灯火夜船归。
水接遥空分外宽,孤山月出静中看。
疑从弱水移圆峤,似共姮娥住广寒。
秋雨秋风初过后,荷花荷叶半凋残。
西村数点归鸦湿,老子新题墨未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