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后舟中写望

水接遥空分外宽,孤山月出静中看。

疑从弱水移圆峤,似共姮娥住广寒。

秋雨秋风初过后,荷花荷叶半凋残。

西村数点归鸦湿,老子新题墨未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水面连接着遥远的天空,显得格外开阔,孤山上的月亮在宁静中升起。
仿佛是从那遥远的弱水之境搬来了一座圆润的山峰,又像是嫦娥居住的广寒宫中的景象。
秋雨秋风刚刚过去,荷花荷叶只剩半数凋零。
西村那边几点归巢的乌鸦翅膀上沾满了雨水,我刚写下新的诗篇墨迹还未干透。

注释

水:指水面。
遥空:遥远的天空。
孤山:孤立的山。
月出:月亮升起。
弱水:神话中的弱水,象征极远或难渡之地。
圆峤:圆形的山峰或岛屿。
姮娥:嫦娥,月宫仙女。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秋雨秋风:秋季的风雨。
荷花荷叶:荷花和荷叶。
凋残:凋零残败。
归鸦:归巢的乌鸦。
湿:湿润的。
老子:诗人自指。
墨未乾:墨水还未干。

鉴赏

这首宋诗《孤山后舟中写望》是葛天民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舟中远望孤山的景象。首句“水接遥空分外宽”展现了水面开阔,与远方天空相接的宁静画面。接着,“孤山月出静中看”描绘了月亮在寂静中升起,照耀着孤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疑从弱水移圆峤,似共姮娥住广寒”运用了神话意象,将孤山的月光比喻为从弱水(神话中的仙界之水)中移来的圆月,仿佛嫦娥居住的广寒宫降临人间,增添了神秘感和诗意。

“秋雨秋风初过后,荷花荷叶半凋残”则描绘了季节更迭,秋雨秋风吹过后的萧瑟景象,荷花荷叶已显凋零,暗示时光流转,万物变迁。

最后两句“西村数点归鸦湿,老子新题墨未乾”以归鸦和未干的墨迹收尾,既写出夜色渐深,乌鸦归巢的场景,又暗含诗人创作的兴致犹在,余韵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孤山月夜的静美,以及自然景色的变化,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98)

葛天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 字:无怀
  • 籍贯:越州山阴(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林间石

摩挲只作钓矶看,相伴秦翁且住山。

霜洗旧棱人共瘦,藓侵孤韵鹤同闲。

因思樵牧分争处,已过唐虞揖逊间。

风月满林时憩寂,三生幽事梦中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玩蝶

粉翅来何许,春风卒未休。

众芳皆旧识,微雨是新愁。

斗舞围墙角,贪香缀蕊头。

与花俱不语,相可自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郊园避暑

有暑犹当避,无忧可得忘。

竹疏身共瘦,湖近意先凉。

静胜宁须弈,幽酣不待觞。

还同残梦乐,炙背负朝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雨中

梅雨朝仍暮,莲塘夏似秋。

水高侵树脚,屋漏滴人头。

歇昼厨烟出,占晴础汗收。

群山思会面,扶病一登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