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久不登楼望,江天别样清。

朔风寒有色,西日照多情。

木落山馀骨,村空水作声。

倚窗看未倦,林月一轮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梁的《登楼》描绘了诗人久违登楼所见的秋日景象。首句“久不登楼望”表达了诗人对登楼远眺的期待和疏离感。接下来的“江天别样清”写出江面与天空的清澈,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朔风寒有色”描绘了北方的秋风吹过,带有一种冷峻的质感,赋予了自然景色更为生动的色彩。而“西日照多情”则以拟人手法,写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显得富有情感,增添了画面的温暖。

“木落山馀骨”通过落叶和山骨的形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季节的变迁,给人以寂寥之感。而“村空水作声”则以水声衬托乡村的空旷,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静谧的氛围。

最后,“倚窗看未倦,林月一轮明”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样的景色中不愿离去,独自欣赏着明亮的月光洒在林间,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登楼所见,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2)

郑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娄庄晓行

不知长夜不知冬,枣堡榆庄走兴浓。

疲马单车十字路,青天明月五更钟。

寒风自与严霜约,清气偏于瘦骨逢。

今日京华肩准息,却嫌人事又环攻。

形式: 七言律诗

郯城道上(其一)

村落无树木,鸟兽无羽毛。

江淮数百里,弥望皆黄茅。

山行入郯城,始复见柯条。

枣色远苍郁,柳意寒萧骚。

草屋枳篱中,犬声时囒囒。

形式: 古风

郯城道上(其二)

江淮日雨雪,入山天始晴。

瀰然千里白,照日增光明。

天无片云黑,野无寸草青。

藐焉余一身,有若纤尘停。

所以古达人,思与大化冥。

形式: 古风

郯城道上(其三)

病骨衰气血,瘦硬柴一把。

晨征霜露寒,两脚痛如剐。

局蹐一舆中,羡杀蓬门寡。

鸡啼茅屋上,牛眠土墙下。

从容指行人,云是南来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