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枕依茅栋,荒锄净果林。
背堂资僻远,在野兴清深。
山雉防求敌,江猿应独吟。
泄云高不去,隐几亦无心。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开篇“病枕依茅栋,荒锄净果林”两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病在草屋中休息,同时也在清理周围荒废的果园,给人一种隐逸自在的感觉。
紧接着,“背堂资僻远,在野兴清深”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这里的“背堂”意味着背向喧嚣的世界,而“资僻远”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追求,"在野兴清深"则更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宁静。
第三句“山雉防求敌,江猿应独吟”中的“山雉”即山鸡,是一种警觉而害羞的鸟类,而“江猿”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水边动物,这两者常用来比喻诗人孤独自守,不愿与世俗争斗的态度。“防求敌”和“应独吟”强调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保护。
最后,“泄云高不去,隐几亦无心”则是表达诗人的超然物外之情怀。这里的“泄云”象征着自然界的自由与随性,而“隐几”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弃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在的情怀。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众壑生寒早,长林卷雾齐。
青虫悬就日,朱果落封泥。
薄俗防人面,全身学马蹄。
吟诗坐回首,随意葛巾低。
篱弱门何向,沙虚岸只摧。
日斜鱼更食,客散鸟还来。
寒水光难定,秋山响易哀。
天涯稍曛黑,倚杖更裴回。
分手开元末,连年绝尺书。
江山且相见,戎马未安居。
剑外官人冷,关中驿骑疏。
轻舟下吴会,主簿意何如。
凭高送所亲,久坐惜芳辰。
远水非无浪,他山自有春。
野花随处发,官柳著行新。
天际伤愁别,离筵何太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