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来滴翠山光好,无数枝头乱啼鸟。
鸠杖横拖过短桥,小池倒浸梅花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清晨的宁静与生机。首句“朝来滴翠山光好”,以“滴翠”形容清晨山色的清新与生机勃勃,展现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景图。接着,“无数枝头乱啼鸟”一句,通过鸟儿的啼鸣声,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热闹与活力,仿佛整个世界都因生命的复苏而欢腾。
后两句“鸠杖横拖过短桥,小池倒浸梅花老”,则将视角转向了人物活动。一位老人手持鸠杖,悠然自得地走过短桥,桥下的小池映照着老梅树的倒影,既展现了人物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早晨的静谧之美和生命的和谐共存,充满了诗情画意。
不详
挑灯掩明月,敛气观书编。
悠然会心处,宛若游名山。
所见琪瑶草,所听清冷泉。
溪谷带云树,历历在眼前。
折旋盘鸟道,独力窥洞天。
此乃是真得,不同口耳传。
后日理前境,还如再游然。
龙沙万里音书绝,征人一去无消息。
故乡儿女泣灯前,回忆临岐别仓猝。
牵衣珍重千万思,欲语不语声先咽。
只身鞍马去绝国,路逢战没新骸骨。
白岩日暮鬼火青,徘徊独宿长城窟。
铜花斑驳剑锋寒,匣中长啸频看拔。
雄心何事转凄切,侧身南望江天月。
昨宵归梦到深闺,无限钟情同剌剌。
醒来哀角不堪闻,一夜关山添白发。
历乱秋风飒飒黄,棘篱椒坞隐微芳。
非因仄径无由见,不遇闲人那觉香。
潦倒忍随秋草没,飘零愁见海田荒。
柴桑三径俱榛莽,谁得如君只傲霜。
莫怪千金一笑难,好花都是易摧残。
调筝促柱惊弦断,弄笔题裙讶墨干。
紫塞魂归金瓦冷,彩楼人去玉箫寒。
十年不作寻春梦,遮莫将侬薄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