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历史人物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世尊称为魏武帝)为对象,通过“虎视中原控两都”这一开篇,描绘了曹操雄霸天下的气概与战略眼光。接下来,“满怀韬略世应无”一句,表达了对曹操卓越谋略的高度赞誉。
“横江一槊才何剧,煮酒群雄骨尽枯。”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曹操的军事才能,通过“横江一槊”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战场上的勇猛与决断,而“煮酒群雄骨尽枯”则暗示了他通过智谋与策略,使得众多对手在战场上败下阵来。
“天启大名遗典午,人言此老避当涂。”这两句则从侧面反映了曹操的名声与影响力,以及他晚年选择退避的智慧与深谋远虑。
最后,“疑坟处处褫奸魄,伪亦成真枉自愚。”这两句表达了对曹操复杂性格的深刻理解,既肯定了他的成就与智慧,也对其生前后的争议与评价进行了反思,暗示了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因时代背景与个人立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曹操一生功过与性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多元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