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光山驿壁

跨县连州几叠山,为君题作小潼关。

江湖不得长耕钓,尘土胡为屡往还。

渐入长郊趋坦荡,却从平地望孱颜。

何当轻骑重登险,指点湓城夕照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跨越多县连接着连州的重重叠叠的山峦,我为你描绘这幅小潼关的画卷。
在江湖中不能长久地耕田垂钓,为何我还要频繁地往返于尘土之间。
渐渐进入广阔的郊野,趋向平坦开阔,回头望去,只见低矮的山丘显得如此渺小。
何时能再次轻装上马,登上险峻之地,在湓城夕阳下指点江山。

注释

跨县:跨越多个县份。
连州:古代地名,今湖南连州市。
叠山:层层叠叠的山峰。
小潼关:形容类似潼关(著名关隘)的景象。
江湖:泛指江河湖海,也常代指隐居生活。
长耕钓:长久地耕田垂钓,象征隐居生活。
尘土:尘世,指世俗生活。
屡往还:频繁地来来回回。
长郊:广阔的郊野。
坦荡:平坦开阔。
孱颜:形容低矮的山丘。
轻骑:轻装上阵的骑兵。
重登险:再次登上险峻的地方。
湓城:古地名,今江西九江市。
夕照间: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题光山驿壁》,从内容来看,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跨县连州几叠山,为君题作小潼关。” 开篇两句设定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画卷,把读者的视野带入到一片连绵的山峦中,诗人在这里为友人题写诗句,似乎是对远方朋友的一种思念。

“江湖不得长耕钓,尘土胡为屡往还。”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与不安。江湖本应是悠然自得之地,但诗人却感到无法在此久留,可能是由于仕途不顺或个人遭遇,使其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尘世之间。

“渐入长郊趋坦荡,卻从平地望孱颜。” 随着景物的转换,诗人的情感也逐渐平复。长郊之中,道路变得平坦,心境亦随之开阔,但在这平坦的大地上,诗人却又不禁回首去寻找那遥远的孱颜(可能指的是家乡或是亲人的面容),表达了深切的思念。

“何当轻骑重登险,指点湓城夕照间。”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轻松地骑马再次攀登那些危险的地方,那时能够在夕阳的余晖中指引方向,寻找到心中的那座湓城(可能是内心的一种理想或归宿之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赠子通

金石论交古所希,朱颜相结少年时。

自嗟龌龊逢人少,尤喜轩昂出众奇。

文字往来谐律吕,笑谈错杂和埙篪。

近闻俗语多谗间,愿子高歌锦与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长沙僧守节

花木重重鹿苑春,萧然一室坐安贫。

真乘但要心知法,喜舍无如药济人。

增损诸方精古义,窥寻六脉妙通神。

长沙旅泊无聊赖,诗乞刀圭养病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梦符朝议

人笑公衣不浣濯,我惮公心霜雪明。

青衫仕宦有真气,白首乡闾无恶声。

相逢回首又再岁,暂去还来观太平。

何事南归太果决,萧然远作玉溪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程瑰

识尽公卿更食贫,苍髯瘦骨走京尘。

高谈亦与时多忤,屡中方知术有神。

前会渺茫浑不记,远游萧索复相亲。

疑公别得壶中趣,回首人间二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