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日照高楼,迟迟树影收。
苔痕绿壁漫,花气到帘留。
春软鸡同粥,风和鹊亦柔。
书声墙外过,有弟住东头。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宁静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首句“初日照高楼,迟迟树影收”以日出之景开篇,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接着,“苔痕绿壁漫,花气到帘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墙面长满苔藓的绿色景象以及花朵的香气弥漫至帘内,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屋内的温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春软鸡同粥,风和鹊亦柔”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柔和与和谐,鸡在温暖的春日里一同享用粥食,而喜鹊也在和煦的春风中显得格外温顺。最后,“书声墙外过,有弟住东头”一句,以远处传来的读书声作为结尾,不仅增添了生活的诗意,也暗示了邻里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家庭温馨的珍惜以及对和谐社会环境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不详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耐冷齐头客,鳏鱼不寐馀。
知君长独坐,念我近何如?
哀乐中年感,艰难远道书。
杨梁诸子好,踪迹亦萧疏。
二十馀年付转车,自摩髀肉问何如。
暂垂鹏翼扶摇势,一学蝇头世俗书。
荡荡天门争欲上,茫茫人海岂难居。
寻常米价无须问,要访奇才到狗屠。
出门杨柳万条春,送我临歧意未申。
得失鸡虫何足道,文章牛斗可能神?
无穷离合悲欢事,从此东西南北人。
手版脚靴兼帕首,任风吹堕软红尘。
遥指天河问析津,茫茫巨浸浩无垠。
华夷万国无分土,人鬼浮生共转轮。
敌国同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大鹏击水南风劲,忽地吹人落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