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所作,名为《出抚山西忆张文襄行时三十年矣》。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友人张文襄的怀念。
首联“忍将大隐换粗官?笼鸟辕驹引去难。”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放弃隐居生活,接受官职的无奈与不舍。这里将自己比作笼中的鸟和车前的马,形象地描绘了被迫离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前往官场的无奈。
颔联“一昔溪山除梦到,从今案牍当书看。”转而描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他想象着在一夜之间,溪山美景如同梦境般重现,而从今往后,只能通过阅读公文来消磨时间,暗示了官场生活的枯燥与乏味。
颈联“修途汲汲争馀晷,独树萧萧向冱寒。”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生涯的忙碌与艰辛。诗人形容自己在漫长的路上匆匆赶路,争分夺秒,仿佛时间在飞逝;同时,也暗指自己在寒冷的季节里独自站立,象征着孤独与挑战。
尾联“寻辙太行愧前辈,卅年让我得潜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前辈那样在太行山留下足迹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自己在官场生涯中取得一定成就的自慰。这里的“潜盘”可能是指隐退或归隐之意,意味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回归平静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自由生活的怀念、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归隐的期待,情感丰富,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