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国守郑少卿景望

一日一度过短墙,三日风雨挠我觞。

天球河图在东序,保障茧丝分晋阳。

我欲从之苕水远,搔首不见月满廊。

笑看儿女罗列拜,老人星下烧夜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每日一次越过短墙,风雨连续三天打乱我的饮酒计划。
天文图和河图陈列在东方的星宿,蚕丝业在晋阳繁荣昌盛。
我想要追随那苕水去远方,却只能独自惆怅,月光未照满长廊。
微笑地看着子孙们排列行礼,我在老人星下点燃夜间的香火。

注释

一日:每天。
一度:一次。
短墙:矮墙。
三日:三天。
挠:扰乱。
觞:酒杯。
天球:天文图。
河图:星图。
东序:东方星宿。
保障:支撑。
茧丝:蚕丝。
晋阳:古代地名,今山西太原一带。
从之:追随。
苕水:古代河流名,在浙江。
搔首:抓头,表示焦虑或思考。
月满廊:月光洒满走廊。
儿女:子女。
罗列拜:排列行礼。
老人星:金星,古人认为是长寿之星。
烧夜香:夜晚焚香祭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每日与友人郑少卿短暂相聚的情景,却被风雨频繁打断,暗示了时光易逝和人事难料。诗人提及"天球河图"和"保障茧丝分晋阳",可能是在寓言中表达对知识学问的追求以及国家的忧虑。他表达了想要追随好友到远方的心愿,但现实中却被现实所阻,只能在月光不至的廊下独自思考。最后,诗人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描述了家中子女环绕而拜,自己则在老人星下默默烧香的画面,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陈傅良的诗才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同舍石天民编脩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东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于书,我岂望得当。

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

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

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

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

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

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

为君过客频,膏沐当不常。

有儿若干人,已未胜冠裳。

但要能应门,勿问鄙与臧。

一纸细说似,慰此遥相望。

末乃及田舍,何有还何亡。

丞郡禄已厚,岂不可小康。

忆昔夜梦君,托交少年场。

竦身而掀髯,眸子烱烱光。

依然论时事,悲壮泪以滂。

我方闭门嬉,谒至即暂忙。

婆娑松竹下,细数秋叶黄。

旧志益凋落,群书半遗忘。

请君勿他及,却使我意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折子明提刑自湘中以诗问讯用韵酬之

久立天涯咏式微,胡然华发尚□□。

□□□望归簪履,便冀君恩到盖帷。

当世岂无君子论,□□□□□人诗。

湘中一似桐乡好,安得扁舟著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牡丹和潘养大韵

看花喜极翻愁人,京洛久矣为胡尘。

还知姚魏辈何在,但有欧蔡名不泯。

夕阳为我作初霁,佳节过此无多春。

更烧银烛饮花下,五陵佳气今方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还徐叔子犀带

徐子赠我旧宝犀,宣和国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黄四垂,厚且半寸径尺围。

方廉整不刻毫釐,金饰诸末柔丹韦。

寘之止斋光陆离,天吴海若不敢窥。

奈何骨相堪蓑衣,自得此带逢百罹。

我服黑角二纪馀,岁月几半蒙蛛丝。

识与不识皆歔欷,恨不披拂来隆墀。

湖湘老把乘边麾,次第三节登王畿。

脩门再入留郎闱,上皇一见玉色怡。

阔步蓬山上坳螭,向者所恨今交讥。

惧沥肝胆得请归,自意永与渔樵嬉。

急诏适际潜龙飞,误恩狎至湛露斯。

古来逾分天不宜,百炊未满万事非。

还观椟中一解颐,吾腰安用尔带为。

徐子盛年脩干支,才华不数纷纷儿。

请以带去藏待时,拖金县玉未可知。

招招车骑来何迟,苦勿留此令我悲。

君不见在昔十围终失之,终朝三褫事尤危。

况我昏睡谁护持,亦恐夜半神运蛟龙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