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把钓待秋风

长夏如年日,萧然把钓终。

欲知临水意,政自待秋风。

岂是羊裘者,相从渔社中。

何心思觅鲙,极目望来鸿。

天下无知己,溪边自老翁。

六鳌闲入手,不是学任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炎炎夏日,独坐江边,手持钓竿,静待秋风的意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深沉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长夏如年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夏日的漫长难熬,仿佛度日如年。接着,“萧然把钓终”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活动——垂钓,同时“萧然”二字也透露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情绪。

“欲知临水意,政自待秋风。”诗人似乎在说,想要理解临水而钓的心境,就必须等待秋风的到来。这里的“秋风”不仅指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某种期待或转变。

“岂是羊裘者,相从渔社中。”“羊裘者”通常指隐士,这里诗人或许是在说自己并非真正的隐士,但与渔人相伴,享受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句表达了诗人虽非完全的隐士,却也追求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何心思觅鲙,极目望来鸿。”诗人想象着自己渴望捕捉到鱼,然后欣赏着飞来的鸿雁,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生活简单快乐的追求。

“天下无知己,溪边自老翁。”诗人感叹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真正理解他的人,只能在溪边孤独地度过余生。这句流露出了一种被社会边缘化的孤独感。

最后,“六鳌闲入手,不是学任公。”“六鳌”出自《庄子》,原指传说中的海龟,这里可能象征着巨大的挑战或机遇。“不是学任公”则表明诗人并不想效仿古代的钓鱼高手任公子,而是追求一种更为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垂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社会孤独感的自我反思。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秋景.秋风白云飞

风起秋尘外,山空海又围。

疏疏黄叶外,渺渺白云飞。

扫地驱残暑,林烟带落晖。

空明仙仗过,夭矫玉龙归。

中野悲游子,苍梧迎帝妃。

回首汾水上,不觉泪沾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秋景.秋风思鲈莼

秋风已如此,游子复何为。

蕉鹿空形役,莼鲈绕梦思。

凉天新雁过,旅思白鸥知。

雪色松江鲙,银光笠泽丝。

人生归去好,乡味寄来迟。

尚觉姜难致,令人忆左慈。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秋景.闭门感秋风

世路故当穷,兴亡一转蓬。

闭门羞俗子,仰屋感秋风。

旧日施行马,如今掩候虫。

瞭然一叶下,从此万山空。

岁月玄蝉槁,乾坤白雁通。

荒凉今又在,吹笛月明中。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景.秋高风怒号

万里秋风下,还惊扫地高。

不因茅屋怒,全向树梢号。

寥廓归云尽,荒寒晚吹豪。

黑摧淝水阵,白卷浙江涛。

过耳鸣鹘羽,连山掣戴鳌。

空林无落叶,拾得海凫毛。

形式: 排律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