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巴檄故人去,苍苍枫树林。
云山千里合,雾雨四时阴。
峡路猿声断,桃源犬吠深。
不须贪胜赏,汉节待南侵。
此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情和自然景色的交融,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历史时势的担忧。
“巴檀故人去,苍苍枫树林。”开篇即设置了凄凉的氛围,故人已去,留下的是一片苍苍的枫树林,枫叶如剑,形容秋天枫树的颜色,既有深绿也有赤褐色,也象征着坚韧不拔。
“云山千里合,雾雨四时阴。”此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和自然景观的壮丽,云遮山峦,千里之隔犹如同一片云雾所笼罩,而四季之中又常有雾雨,这是对远离故土之人的无尽思念。
“峡路猿声断,桃源犬吠深。”峡路之上,猿啼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回响,令人心绪难平;而桃源一词,则让人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那里是世外桃源,一处与世隔绝的理想之地。犬吠声深,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须贪胜赏,汉节待南侵。”最后两句则转而言及历史时事,不必过于贪图胜利的喜悦,因为汉节(即中秋节)之时,又有南方边境的威胁在等待。这是诗人对现实政治局势的担忧,也反映了唐朝后期的战乱与国力衰败。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既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怀,又融入了时代背景之思。
不详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卢耽佐郡遥,川陆共迢迢。
风景轻吴会,文章变越谣。
烟林繁橘柚,云海浩波潮。
余有灵山梦,前君到石桥。
诏书前日下丹霄,头戴儒冠脱皂貂。
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
鸳鸿得路争先翥,松柏凌寒独后凋。
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
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
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
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陌头车马去翩翩,白面怀书美少年。
东武杨公姻娅重,西州谢傅舅甥贤。
长亭叫月新秋雁,官渡含风古树蝉。
知己满朝留不住,贵臣河上拥旌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