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

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感寄托。"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表明诗人对这些地方有着深刻的个人体验,这些景点在他心中留下了印记。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中的“三山”或许指代某一特定的山峰,也可能是对多个山脉的统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景物之美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高峻险峻,更注重内涵的风致。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中,“翠围”和“绿折”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颜色变化以及树木随风摇曳的情景。这些形象化的语言让人仿佛能见到诗人眼中的那片翠绿,感受到那份清新。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中“沧江”常常被用作表达忧愁、寂寞之情的意象。诗人通过提及自己与这条河流的亲密接触,似乎在向读者传递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内心感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观点。

收录诗词(92)

马之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受暑亭

驱车曾向暑中来,望见尘襟已豁开。

袅袅羊肠知几折,亭亭凤翅与俱回。

渭川沮洳何如此,佛国清凉亦快哉。

久坐不禁清雾湿,却须酒力唤春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乌衣巷

依依燕子可怜生,相向于人真有情。

不道华堂曾止息,如今穷巷莫经营。

六朝盛事同流水,千载遗踪只旧城。

白日飞忙难话此,话时须等夕阳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凤凰台

凤凰不见祇空台,底事台存凤不来。

应到缑山还且住,定游阿阁不能回。

江山不改当时旧,宾客何妨尽日陪。

待作箫声勾唤处,有时飞舞下云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卞壸墓

当时风俗尚清谈,笑道公心瓦石含。

临难此曹皆处女,惟公一个是奇男。

一门忠孝真难得,六代衣冠孰与参。

墓草没头人不见,令人惆怅极无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