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海宁倪又田登秀亭

严陵山水蓄不平,气撼大江奔鲲鲸。

此峰又如赴渴马,勒鞍突入梅花城。

城头历乱姑缭曲,三百六十朵数清。

何年妙手著山顶,拓地庀材筑此亭。

山已钟灵名毓秀,合似秀名为亭名。

南北峰头齐插脚,东西湖面净洗晴。

我来秋高气愈爽,倪迂倪迂得共登。

云路原非别有天,我欲与子御风行。

山下有泉分清浊,探原此地最上乘。

此心本原證无异,濯缨濯足徒取憎。

目极江涛东流去,日落林峦猿鹤惊。

山前遥指荒祠在,还当一访严子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严陵山水的壮丽景色,以及秀亭的雄伟壮观。诗人以“气撼大江奔鲲鲸”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山水的磅礴气势。接着,“此峰又如赴渴马”一句,将山峰比作急驰的骏马,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陡峭和动态感。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秀亭的地理位置和构造,强调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诗中提到秀亭的命名寓意着山川的灵秀之气,南北峰头的雄伟与东西湖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秋天的清爽气息让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秀亭,感受到云路的广阔与自由,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还提到了山下的泉水,象征着源头的纯净与清澈,与山中秀亭的命名相呼应,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内在的真理。最后,诗人遥指山前的荒祠,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严子陵的敬仰之情,使得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自然风光,也蕴含了对人文历史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严陵山水的独特魅力,以及秀亭作为观景平台的优越位置,同时融入了对自然、人文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饮建昌山亭寻先题亦潇洒楼遗址,敬次原韵

山色盘苍郁,奔赴严子江。

建昌勒其下,江涛气势降。

独宏保障功,合住神仙宅。

烟雨护林峦,蛟龙潜波泽。

我来九秋节,萧瑟物尽搜。

狂飙面疾割,小月斧初修。

酌酒暮山头,山行何朗朗。

吟啸当危栏,万山音环向。

作赋悲王粲,落帽笑孟嘉。

零落有时至,所惜在朝华。

遗址寻岩阿,真情起林表。

犹是好江山,那不乐鱼鸟。

望云亲不见,卅载系我思。

思之不可得,恐为猿鹤嗤。

舟帆江水流,云雾峰头逐。

时乎不再来,宝剑长鸣椟。

会出造楼手,潇洒见旧胸。

先贤与先泽,我自得所从。

好句留性天,慎勿戕柳杞。

把盏竹翠间,敲棋松阴里。

形式: 古风

登四面云山楼赠宗郡守

我生夙抱看云癖,欲驾霄汉舒长翮。

我生好入名山游,欲跨鸾凤穷双舄。

年年赤脚走八华,踏破洞云处处遮。

山灵招我往复还,许我身住白云家。

无端飞入富春里,南北东西看云起。

好山面面回,高楼一望发狂喜。

上有飘渺之亭台,下无纤屑之尘埃。

浩乎远者是江水,缭而曲者是城垓。

有时幻作龙蛇势,飞泉百道忽奔逝。

有时化作锦绣裳,美人长袖来摇曳。

片刻能呈无数妆,出云降雨人尽望。

封蔽千岩日不足,神灵到此快徜徉。

无何收尽人间雨,轻云一缕当空舞。

停停袅袅香上炉,勃勃蓬蓬气出釜。

云山变幻本无穷,爱此云山四面通。

凭阑日日忘休息,乌龙之状其犹龙。

范老当年称潇洒,此地长吟事真解。

赵公赏春筑有亭,好山不用一钱买。

何幸风流新使君,继起山楼说看云。

云山岂为逞奇诡,欲祈甘澍福我民。

鲰生雅不解忧乐,对此胸襟亦寥廓。

山邪云邪伴斯楼,飘飘欲觅缑山鹤。

形式: 古风

偕叔兄襄校严郡试卷居双峰书院先人课士地也,感赋

桐庐江清浅,潇洒属兹邦。

官师推人杰,赵范与吕张。

清献琴鹤去,希文柤豆香。

遗徽留教养,东莱实提纲。

况有南轩辅,吾儒道大光。

道光岁乙未,先人除上庠。

寻原历五载,珊网期相当。

远迩人负笈,利钝锥处囊。

谓士无气节,先筑子陵堂。

谓士无勇敢,大书商氏坊。

时逾兵火劫,人心犹未忘。

幸哉贤太守,不令斯道伤。

劝农归根本,兴学资息藏。

十月旁死魄,闱棘锁峰双。

罗致我兄弟,文字饮壶觞。

明月成三影,夜雨话连床。

有时窗风发,灵椿僾乎望。

当日丹铅席,今朝角逐场。

境虽异今昔,神来不殊方。

叹我吹埙篪,学殖将芜荒。

聊慰联棠棣,不为参与商。

入梦言当务,勿以文艺狂。

用力有未逮,漫自擅雌黄。

课功有未邃,毋自快否臧。

恍见趋庭对,心神两彷徨。

醒来披卷帙,高烛何辉煌。

理达辞能举,斐然亦成章。

后生非不秀,先达在洋洋。

形式: 古风

雪杭杀鸡酌酒招书屏幅,因事不果,以诗志之

不爱家鸡爱野鹜,王子当年诽痴腹。

为爱野鹜杀家鸡,陈子今朝见太奇。

我生少壮忘执笔,谴呵时闻趋庭日。

稍知执笔喜大书,钩银画铁力不如。

学力未深见未广,涂成墨猪空有象。

象作秋蛇春蚓形,或文浅陋语不经。

何期索者集沓至,岂以此行为高致。

无乃嗜好俗浮沈,非因换鹅写来禽。

可怜刻楮年年苦,学书未就苦如许。

呵冻寒天冷不知,挥毫夏暑汗下滋。

陈子本亦善点画,闻我斯言齐蹙额。

焚弃笔砚涉不情,奔走投好实自烹。

解人鲜不能解事,酒肴今非为君饵。

得意濡首倍足豪,又非以书卜老饕。

二载心交见如此,实与此情类相似。

不然退笔成冢亦何为,前贤多少快临池,虞褚颜欧偶见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