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东

苍鸠呼雨屋东啼,麦穗初长燕子飞。

竹里人家鸡犬静,水边官舍吏民稀。

溪声夜涨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乌鸦在东屋檐下呼唤雨水,新麦开始抽穗,燕子翩翩飞翔。
竹林深处的人家宁静无声,水边的官署空荡,官员和百姓稀少。
夜晚溪水潺潺,寒冷透过枕头,清晨山色青翠如染,仿佛能染绿衣裳。
幸好有西邻好友的优美诗句,让我整天沉浸其中,忘却了世俗机心。

注释

苍鸠:乌鸦。
呼雨:呼唤雨水。
屋东:东屋檐下。
麦穗:新麦。
初长:开始抽穗。
燕子:燕子。
竹里人家:竹林深处的人家。
鸡犬静:宁静无声。
吏民稀:官员和百姓稀少。
溪声:溪水声。
夜涨:夜晚上涨。
寒通枕:寒冷透过枕头。
山色朝晴:清晨山色。
翠染衣:青翠如染,仿佛能染绿衣裳。
赖有:幸好有。
西邻:西邻好友。
好诗句:优美诗句。
赓酬:应和。
忘机:忘却世俗机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村落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田园诗境的深切情感。

“苍鸠呼雨屋东啼”一句,以苍鸠的叫声为背景,营造出即将来临的雨季气氛,同时屋东这个地点设置,为整首诗的情绪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的“麦穗初长燕子飞”,则是描写春天麦子的成长和燕子的飞翔,这些都是乡村生活中常见而又富有生机的景象。

第三句“竹里人家鸡犬静”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平和的氛围。竹林之中的居民家宅,鸡犬相伴,呈现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而“水边官舍吏民稀”则是对乡村官舍及其周遭环境的一种描绘,这里的人迹稀少,与之前的宁静氛围相呼应。

夜晚的溪流声响起,诗人形容为“溪声夜涨寒通枕”,溪水在夜幕中声势渐涨,清脆的声音似乎穿透了寒冷的空气直达枕边,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丝孤寂感。然而到了早晨,“山色朝晴翠染衣”,山色的苍翠在晴朗的天气下变得更加鲜明,仿佛能够将这份清新的颜色渗透到人的衣物之中。

最后两句“赖有西邻好诗句,赓酬终日自忘机”表达了诗人对邻居间相互赠送好诗句的喜悦,以及这种交流带来的快乐和忘我之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生活,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交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情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所获得的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幽草二首(其二)

衰草已无赖,秋花只强名。

雨园蛩响细,寒树鸟啼清。

淹泊知吾道,幽居见物情。

唯应有邻叟,足雨问农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幽草二首(其一)

幽草堂轩秀,盆池遇雨添。

新晴雀哺子,永日燕穿帘。

世事休惊目,闲中且养恬。

黄公有美酒,时得醉厌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怨曲二首(其二)

祖席驻征桡,开帆复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鹿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鹭宿红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一)

黼座方恭点,邦家付老臣。

颂歌民一口,形势国千钧。

富庶新田里,忠臣旧搢绅。

裴公恨不早,丘祷叹无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