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中语作五诗致谢(其一)

细读石屏记,临风觉厚颜。

如何一片石,欲比众名山。

浪迹江湖上,归身岩壑间。

渔樵争半席,人笑老痴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仔细阅读石屏的记载,迎着风使我感到羞愧。
为何这一片石头,想要比肩众多名山。
我在江湖间漂泊无定,最后回归山岩之间。
渔夫和樵夫争夺我这半席之地,人们笑我老而痴顽。

注释

细读:仔细阅读。
石屏:石刻的屏风或记载。
记:记录。
临风:面对着风。
厚颜:感到羞愧。
如何:为什么。
一片石:一块石头。
欲比:想要相比。
众名山:众多著名的山峰。
浪迹:四处流浪。
江湖上:指社会或广阔的天地。
归身:回归。
岩壑间:山岩深谷之中。
渔樵:捕鱼砍柴的人,泛指山野之人。
争半席:争夺一席之地。
人笑:人们嘲笑。
老痴顽:年老而痴傻顽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的作品,名为《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中语作五诗致谢(其一)》。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深父赠送石屏并书写优美文章的感激之情。通过"细读石屏记,临风觉厚颜",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文才的敬佩和对自己接受这份礼物的谦逊。接下来,诗人感叹石屏虽是一片平常之物,但因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欲与名山相媲美,体现了对艺术价值的珍视。

"浪迹江湖上,归身岩壑间",诗人借石屏寓言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漂泊江湖之后,仍希望能回归自然,过着简朴的生活。"渔樵争半席,人笑老痴顽",则描绘了诗人与渔夫樵夫共处的场景,虽然他人可能觉得这种生活有些痴顽,但诗人却乐在其中,享受着与世无争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石屏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方孚若真□宅堂前池上作淮南小山题咏者甚多见其诗轴次韵

妙手能移造化功,壶中幻出九华峰。

山虽云小能栖凤,水不求深贵有龙。

事纪淮南千古胜,记成嘉泰八年冬。

先生不用赋招隐,办了功名访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无为山中郑老家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

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

开窗脩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

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无为军界上遇太湖赵尉制府禀议

解后风尘底,周旋鞍马间。

三杯送行色,一笑强开颜。

夜宿煖汤市,晨炊冷水关。

军前献筹策,第一守光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无策

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疏。

梦蕉还得鹿,缘木可求鱼。

晚岁未闻道,平生欠读书。

行藏两无策,究竟果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