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情人冒着风雨前来约会,因为是背着人偷偷跑出来的,所以常常不能如约而至。 和她一起倚在玉阑干上赏月,低声细语倾衷情,还能闻到她身上的香气。
然而相聚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转眼之间(软风即暮春之风)暮春之风吹过窗纱,与她一 别相隔天涯。从此每逢暮春时节便伤春、伤别,黄昏日落,只一人空对梨花悠悠地思念她。

注释

风鬟雨鬓:本为鬟鬓蓬松不整之意。
这里指亡妻,或指所恋之女子。
语低香近:此谓与那美丽的女子软语温存,情意缠绵,那可人的缕缕香气更是令人销魂。
心期句:意思是说如今与她远隔天涯,纵心期相见,那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风雨中等待心上人的场景。"风鬟雨鬓"形象地写出女子因风雨而凌乱的发髻,显示出她的娇柔与无奈。"偏是来无准"则表达了她对情人不期而至的期盼与失望。倚着栏杆赏月,她低声细语,香气四溢,然而这短暂的亲近似乎预示着分离的遥远。

"软风吹透窗纱",轻柔的风穿透了窗纱,也似乎吹散了她们相聚的时光,使得心的距离变得遥不可及。"心期便隔天涯"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上的疏离。最后,词人感叹从此以后,春天的伤感和离别的痛苦将陪伴她度过每一个黄昏,只剩下梨花作伴,象征着孤独与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清平乐》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在风雨中的相思之情,以及别后的深深哀愁。纳兰性德的词风深情婉约,此词正是其婉约词风的典型代表。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忆梁汾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

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

照人此夜凄凉。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