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月亮已落,夜色已深,心头的愁绪又能向谁诉说。透过微薄的月色,向家乡的方向放眼远望,一片寒烟萦绕,隐约中只能看见红楼的一角。
不如意的事情年年都有,这塞外寒烟里,竞蹉跎了好些年岁。哪里比得上那京城之中的富家公子们,此时一定在楼中梦里笙歌,还没有醒来。

注释

参横月落:指落月与横斜的星显得参差不齐的样子。
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土宿。
中间三颗星俗称三星。
漠漠:这里指大面积分布的样子。
红楼:即家园中的楼阁。
绝塞:遥远的边塞。
五陵公子:京都富豪子弟。
五陵: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古人以五陵代指京都繁华之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参横月落",以星斗和月落的景象渲染出时间的流逝,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客绪从谁托"直接表达了游子在外无处寄托的愁绪。接着,词人通过远方家乡被云雾遮掩的模糊画面,勾起了对故乡红楼(可能指代家园)的思念。

"不如意事年年",反映出词人生活中不断遭遇挫折和不如意,而这些都在边塞的风烟中消磨。最后,词人将自己与"五陵公子"进行对比,后者似乎正沉浸在花前美梦中,享受着富贵与欢乐,而自己却只能在现实中独自承受苦闷,流露出一种无奈和羡慕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羁旅之苦和怀乡之情的作品,纳兰性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冷的边塞风光和个人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渔父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菩萨蛮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