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其一)

燕子从来巧语声,主人相爱是常情。

黄头老雀何能解,饱食官仓过一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燕子向来善于婉转鸣叫,主人的喜爱它习以为常。
黄头麻雀哪能理解这种深情,只知在官家粮仓饱食度过一生。

注释

燕子:指燕子,一种常见的鸟类,以其叫声婉转动听著称。
巧语声:形容燕子叫声的巧妙和悦耳。
主人:指诗中的主人,可能是指农夫或屋主。
相爱:这里指的是燕子与主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常情:通常的情况,表示这是常态。
黄头老雀:指麻雀,因其头部颜色而得名。
何能解:怎能理解,表示对燕子和主人关系的不解。
饱食:指麻雀在官仓中吃得很多。
官仓:古代政府或贵族的粮仓。
过一生:度过一生,指麻雀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燕子与老雀的不同命运和生活态度,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慨。首句“燕子从来巧语声”勾勒出燕子的聪明伶俐,善于用其悦耳的声音取悦于人。而“主人相爱是常情”则透露出燕子之所以受到宠爱,是因为它能够给主人带来快乐和愉悦。

然而,诗人的目光很快转移到“黄头老雀”,这是一种与燕子生活环境迥异的鸟类。老雀的形象常被用来比喻那些不受宠爱、默默无闻的底层人物。“何能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解和感慨。

最后两句“饱食官仓过一生”则是对老雀命运的一种写照,通过其在官仓中吃足饭度日的生活,反映出底层人民对于温饱的追求和无奈。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感慨,以及对普通民众艰难处境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人物对比,展示了宋代社会的阶级差异,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正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赠日者邹生

贤不必通愚不穷,悠悠无处问苍穹。

可怜富贵君之柄,断在山人指掌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夜落无人见,朝看到处新。

非君有分别,力不柰松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璧月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秪有方诸泪不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七夕

天孙何许是来时,月意愔愔露气微。

可道星河难得过,自缘乌鹊合高飞。

秋宵已胜春宵短,今会还如古会稀。

早晚望夫能化石,尽分人世作支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