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将士年年老,姮娥夜夜愁。

一轮天际月,万里塞边秋。

丹桂知谁种,清光每自流。

安能分鉴影,来照大刀头。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关山月》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对月色的描绘,展现了边关将士与思妇两地相思的凄美情感。

首句“将士年年老”,开篇即点出边关将士的辛劳与岁月的无情,暗示了他们常年在外,远离家乡,饱受岁月侵蚀的现实。次句“姮娥夜夜愁”,以嫦娥常伴月旁的形象,暗喻思妇在家中的孤寂与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形成一种时空交错的情感共鸣。

“一轮天际月,万里塞边秋”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而寂静的边塞景象中,月光洒满大地,秋风拂过,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悲凉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寄托了对边关将士和思妇情感的深切关怀。

“丹桂知谁种,清光每自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丹桂象征着美好与希望,但不知何人种植,寓意着边关将士虽英勇无畏,却不知何时能归家团聚。清光自流,则是月光永恒不变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与思妇之间情感的恒久期待。

最后,“安能分鉴影,来照大刀头”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深切同情与对和平的渴望。鉴影,意为映照在兵器上的月影,此处借指边关将士的武器,诗人问:如何能让这月光照亮大刀头,意味着如何能让战争结束,让将士们不再背负战刀,回归和平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描绘了边关将士与思妇之间的相思之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夫人歌

未央宫殿秋宵永,返魂香爇黄金鼎。

少翁传报夫人来,是耶非耶空疑猜。

君王恍然见颜色,不语不言增叹息。

银河影转月未沉,綵云一散无由寻。

形式: 乐府曲辞

转应词二首(其二)

秋梦。秋梦。梦觉笛声三弄。空堂蟋蟀频鸣。

正是窗前月明。明月。明月。曾见几番圆缺。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公无渡河

黄河东入海,昼夜流不息。

高风忽然来,烟浪迷天色。

公乎嗜饮狂以痴,提壶便欲径渡之。

妻随止之不可得,竟以溺死堪伤悲。

堪伤悲,恨无已,弹罢箜篌还赴水。

可怜遗调至今传,尚有哀声惨人耳。

形式: 乐府曲辞

梁家守帑奴

梁家守帑奴,孙家在堂母。

教唆盗金珠,无处诉冤苦。

五十万钱数未周,兄兄弟弟俱监收。

赀财藉没入官府,宅第空虚风雨秋。

六君七贵三公主,荣显峥嵘古无比。

豪奢难保万千年,一时又逐东流水。

孙家母,梁家奴,春花秋叶分荣枯。

当□之人如鉴此,胜败不异呼枭卢。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