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窦车骑行

束发逢世屯,怀恩抱明义。

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

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

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

自经皋兰战,又破楼烦地。

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

时过歘如云,参差不自意。

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

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

长戟与我归,归来同弃置。

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

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

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

问我从军苦,自陈少年贵。

丈夫交四海,徒论身自致。

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

今我终此曲,此曲诚不易。

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

形式: 古风

翻译

少年时遭遇乱世,心中怀感恩,秉持光明道义。
读书深有感触,学剑却觉并非明智之举。
告别鲁地的学子,追随窦车骑的队伍。
追敌至边境紧急,驾驭战马,金饰马缰。
我在燕南边疆出入,向来重视义气。
经历皋兰战役,又攻克楼烦之地。
西北守护三边,东南只留下一名尉官。
时光飞逝如云,命运多变,出乎意料。
将军失去恩宠,世间万事皆变。
傍晚在高台设酒,秋风吹过。
长戟伴我归去,归来后一同被弃置。
独自饮酒,非为名利。
易水边唱出悲歌,琴声中含着雍门之泪。
偶遇平乐观故友,他们说我曾居高位。
他们问我军旅艰辛,我述说年少时的尊贵。
大丈夫交游四海,只凭自身努力。
汉将未封侯,苏武劳累于远行使者。
今日终此曲,此曲实非易得。
贵人难以理解内心,如何得知我的顾虑。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名为《来从窦车骑行》。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束发逢世屯,怀恩抱明义"两句,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期曾经的雄心壮志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能力的自我反省。

接下来的"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表明了诗人离开故乡,与朋友分别,开始了军旅生涯。随后的几句"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自经皋兰战, 又破楼烦地。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描绘了诗人在军旅生涯中的英勇与壮举。

然而,在"时过歘如云,参差不自意"中,诗人的情感开始发生变化,表达出了对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失落感。接着的"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则明显地表现出诗人对于上级领袖的失望,以及这种失望导致的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后果。

最后几句"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长戟与我归,归来同弃置。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诗人通过设宴高台、抚琴饮酒的画面,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独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涯的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个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

收录诗词(168)

李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 字:君虞
  • 生卒年:约750—约830

相关古诗词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昔降英王顾,屏身幽岩曲。

灵波结繁笳,爽籁赴鸣玉。

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

青松掩落晖,白云竟空谷。

伊人抚遗叹,恻恻芳又缛。

云谁敩美香,分毫寄明牧。

形式: 古风

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

葳蕤凌风竹,寂寞离人觞。

怆怀非外至,沈郁自中肠。

远行从此始,别袂重凄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城傍少年

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

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

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

弭盖出故关,穷秋首边路。

问我此何为,平生重一顾。

风吹山下草,系马河边树。

奉役良有期,回瞻终未屡。

去乡幸未远,戎衣今已故。

岂惟幽朔寒,念我机中素。

去矣勿复言,所酬知音遇。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