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寿李学士十月廿六

月惟四日。又转黄钟律。

好景会生辰,是天降、真儒无敌。

称觞设席,香雾腾葱郁。

霜天晓,笙歌彻,玉斝倾仙液。

当年桂子,元是蓬莱客。

任留宿蓬莱,道山试、玉堂翰墨。

一封飞下,趣召入黄扉,台星照,寿星明,相映居南极。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翻译

月亮在第四天转为黄钟律。
美好的时光恰好逢生日,这是上天赐予的真儒无双。
设宴举杯,香气缭绕如葱郁之林。
清晨寒霜中,笙歌回荡,玉杯斟满仙酿。
当年的桂花,原来都是蓬莱仙岛的客人。
任由他们在蓬莱逗留,参与道学与诗文的盛会。
一封书信飞来,邀请他们进入皇宫,群星璀璨,寿星明亮,共居南天极地。

注释

月:月亮。
惟:只。
黄钟律:古代音乐十二律之一。
生辰:生日。
真儒:真正的儒家学者。
无敌:无人能敌。
称觞设席:设宴庆贺。
香雾:香气。
腾葱郁:缭绕如葱郁。
玉斝:玉制酒杯。
仙液:仙人的美酒。
桂子:桂花。
蓬莱:神话中的仙岛。
道山:学术之山。
玉堂翰墨:玉堂(朝廷)的文采。
一封:一封书信。
趣召:急召。
黄扉:皇宫之门。
台星:群星中的显赫人物。
寿星:象征长寿的星。
南极:南方天空的最南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蓬莱仙境中庆祝李学士生辰的宴会。从“月惟四日”可知这是一次特别的聚会,因为月亮刚好四日,正是明亮之时,适合举行重要活动。“又转黄钟律”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的喜爱和对此刻美好氛围的渲染。

“好景会生辰,是天降、真儒无敌。”这里,“好景会生辰”表明这是一个美好的时光,适合庆祝生辰。而“是天降、真儒无敌”则是在赞颂李学士之才,形容他的才华如同天赋,是无人能及的。

接下来的“称觞设席,香雾腾葱郁。”描绘了宴会的情景。主人举杯(称觞),摆放座椅(设席),而现场弥漫着美酒和佳肴所散发出的香气(香雾腾葱郁)。

“霜天晓,笙歌彻,玉斝倾仙液。”则是对清晨宴会的细节描写。霜天即将破晓之时,笙歌(古代乐器)声响彻底,而主人用精美的玉制酒具(玉斝)倾倒着仙醪。

“当年桂子,元是蓬莱客。”这里,“当年桂子”可能指的是李学士曾经的某种身份或称谓。而“元是蓬莱客”则表明他原本就是一个追求高洁、渴望超脱凡尘的人。

最后,“任留宿蓬莱,道山试、玉堂翰墨。”诗人似乎在邀请李学士留下在这仙境中过夜,并且进行一场文艺的较量(道山试),在玉堂内挥洒翰墨。这不仅是对李学士才华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友情和文学创作的一种庆祝。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宴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李学士的敬仰与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寿友人七月初七

填河鹊喜,巧夕来时候。

深院瑞烟浓,隐隐听、梨园清奏。

兰车玉佩,飞下蕊宫仙,春鬓绿,醉颜红,不减年时旧。

金杯争劝,尽是闺房秀。

试问寿何如,与天孙、相为长久。

看看子舍,添个捧觞人,从此去,尽欢娱,庆事年年有。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集曲名九月廿四

菊花新过,秋蕊香犹媚。

三八燕山亭,贺圣朝、申生明世。

肃霜天晓,正快活年时,庆新寿,万年欢,人醉蓬莱里。

红衫儿歌,水调夸多丽。

仰祝寿星明,指黄河、清年可拟。

欢同鱼水,永遇乐倾杯,风流子、洞仙歌,曲唱千秋岁。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五)

前村昨夜,先报春消息。

庾岭一枝开,见行人、频频顾惜。

东君布巧,妆蕊似裁□,疏竹外,小溪边,雪里藏春色。

朔风吹绽,不假和风拆。

根暖独亨嘉,向百花、头先占得。

高楼羌笛,且劝莫凄然,协帝梦,起商岩,须尽调羹力。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十二)

岁寒辽邈,望断江南信。

墙外一枝斜,对兰堂、绮罗隐映。

水清月淡,疑是寿阳妆,烟浪急,小桥横,点点疏清影。

天姿潇洒,不减瑶台韵。

占断玉楼春,被松筠、笑他孤冷。

幽人何在,无处觅馀寒,疏雨过,泪痕深,枉了衷肠恨。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