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长夏门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

游人傍流水,俯仰秀色内。

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

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

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

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形式: 古风

翻译

出了城我的心已经变得清新,忽然间青山映入眼帘。
游人们沿着流水漫步,欣赏着山水间的秀美景色。
是谁布置了这如苍玉般的屏障,像是神斧劈开,令人惊叹。
清澈的溪流从中穿过,仿佛银河倒挂,天光洒落。
错落有致的楼阁显现,深林和山脚处雾气缭绕。
山岩的回声回应远处的声响,水面的光影在空中摇曳生姿。
一同游玩的都是君子,我们的兴致与自然美景相融。
虽然我们选择了这些美景,但高尚的情怀已超脱尘世之外。

注释

郭:城郭。
清:清新。
青山:青翠的山峰。
相对:相对而立。
游人:游历的人。
秀色:美丽的景色。
苍玉屏:如玉的山壁。
神斧:神奇的大斧(比喻)。
银汉:银河。
曳:拖曳。
楼观:楼阁。
杳霭:深远而迷蒙。
岩声:山岩的回声。
空翠:空中的绿色(形容水色)。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烟霞:自然之美。
选胜:选择美景。
高怀:高尚的情怀。
尘外:世俗之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山水之间的游历之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出郭心已清"表明诗人走出尘世喧嚣后,心境变得清净;"青山忽相对"则是眼前突然出现一片葱郁的青山,让人感到意外之喜。

接下来的"游人傍流水,俯仰秀色内"写出了诗人与其他行者在溪流旁赏玩,低头仰望之间,对周遭美景的欣赏和沉醉。这里"傍"字用得极妙,表明了游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

接着的"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则透露出对远古巨石之谜的一种猜测,似乎在探讨这些天然奇观是如何形成的,是谁的手笔所雕琢。这里"苍玉屏"形象鲜明,而"神斧快"更显得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诗人随后写道:"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水流在岩石间清澈而过,如同夜空中绵长的银河一样。这两句通过对比增强了景象的壮丽感。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则是从高处眺望,楼台掩映于参差不齐的树木之中,山谷深幽,显得格外雄险。这里"参差"和"邃"字都极好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层次与深远。

接下来的是"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岩石间回荡着悠长的回音,而溪流中映照出摇曳的绿意,似乎水面上空气都被渲染得清新而迷离。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交织,使场景更加生动。

最后几句"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喜悦,以及对美好风景的选择与品味。在这里"君子"指的是志趣相投的旅伴,而"烟霞会"则是他们之间情感交流的意境。末两句则透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理想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三)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形式: 五言律诗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二)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形式: 古风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其一)

秋风振秋晓,万境一凄清。

幽草虫响息,高叶露华凝。

戢翼乌尚宿,引吭鸡屡鸣。

淹留度华岁,怅然难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出伏调潘十

伏尽热随尽,古语常有凭。

淮南岁苦旱,秋暑郁方蒸。

老火炽而燄,弱金融未凝。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平生白羽扇,挥拂何功能。

蓬头卧永昼,起冠汗沾缨。

柯山屡空子,贫病复相仍。

衡茅未可诣,作诗问寝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