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度昭关之作

端居苦离索,思君芜湖间。

忽闻昭关咏,感激泪潺湲。

丈夫不得志,饥寒行中原。

断发投炉中,为君铸龙泉。

器成不见御,雌雄各沉渊。

登高望四野,亭障何连连。

惊风折旗帜,落日迷山川。

谁知远游子,呜咽不能言。

维昔吴子胥,吹篪诚足怜。

一怒覆强楚,父雠不戴天。

解牛宜薄刃,驱马贵长鞭。

苟能勤耘耔,何必求膏田。

亮怀鹰隼羽,时至自飞骞。

勉尔慷慨人,遥遥托赠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和友人度昭关之作》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端居苦离索”,诗人独自在家,感到孤独与痛苦,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接着,“思君芜湖间”进一步点明了思念的对象,并暗示了友人可能身处芜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忽闻昭关咏,感激泪潺湲。”诗人突然听到关于昭关的吟唱,内心激动,泪水如溪流般涌出,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强烈波动。

“丈夫不得志,饥寒行中原。”诗人借以抒发自己及友人不得志的感慨,表达了在艰难困苦中的坚韧与坚持。

“断发投炉中,为君铸龙泉。”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友人付出一切的决心,铸剑象征着对友情的坚定承诺。

“器成不见御,雌雄各沉渊。”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未能得到赏识,如同铸好的剑被埋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登高望四野,亭障何连连。”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周,看到连绵不断的边防设施,暗喻了国家的边疆安全,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担忧。

“惊风折旗帜,落日迷山川。”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风雨交加、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谁知远游子,呜咽不能言。”诗人感叹远方的友人处境艰难,自己却无法帮助,只能默默哀叹,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与无奈。

“维昔吴子胥,吹篪诚足怜。”诗人引用历史上的吴子胥故事,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激励友人像吴子胥一样,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正义。

“一怒覆强楚,父雠不戴天。”引用吴子胥的故事,强调了对父仇的复仇精神,鼓励友人在面对不公时要勇于反抗。

“解牛宜薄刃,驱马贵长鞭。”这两句运用比喻,鼓励友人在处理问题时要谨慎细致(解牛宜薄刃),同时在行动上要果断有力(驱马贵长鞭)。

“苟能勤耘耔,何必求膏田。”诗人鼓励友人通过辛勤耕作获得成功,不必过分追求肥沃的土地,寓意只要努力,平凡之地也能开出花朵。

“亮怀鹰隼羽,时至自飞骞。”诗人以鹰隼的飞翔比喻自己及友人,表示即使现在处于低谷,只要时机到来,就能展翅高飞。

“勉尔慷慨人,遥遥托赠篇。”最后,诗人鼓励友人保持慷慨激昂的精神,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希望友人能感受到他的支持与关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坚持。语言流畅,用典贴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赠张文谷孝廉

橘柚贵素华,匪尚叶葳蕤。

凤凰苟成德,何用文章为。

秋霜日凛冽,白发秽光仪。

学道久未成,吾生将安归。

吁嗟尔君子,六经纵横施。

离骚多夸诞,变声蚤能知。

发愤事声色,神仙遑与期。

浩浩仲尼徒,德行臻庶几。

愿言诱狂简,弃我毋如违。

形式: 古风

答谭非庸

采菽需筐筥,为仁贵朋旅。

盈手琼瑶华,夫何饥季女。

季女多徽音,其谐如瑟琴。

乾糇非失德,弃我如飘风。

白首始成欢,君能同锦衾。

断发为龙渊,雌雄相升沉。

虽无金玉相,追琢亦能任。

形式: 古风

猛虎篇(其一)

猛虎不食人,食人必豪贤。

为天生羽翼,飞渡大河间。

我弓既已良,我马亦已闲。

踟蹰不忍射,恐非天所安。

天安惟猛虎,作威予敢侮。

腐肉如山丘,所甘惟肺腑。

猛虎不见人,见人则不取。

所见尽禽鹿,人立而虞麋。

肥者噬无馀,瘠者以为脯。

麒麟与凤凰,不足为粪土。

形式: 古风

猛虎篇(其二)

凤凰肉不甘,麒麟肉不肥。

猛虎亦好生,何不食饘糜。

凤鸟乘于风,为皇作威仪。

麒麟乃仁兽,生草不践之。

上天命猛虎,威向豺狼施。

如何饵灵物,口腹亦细微。

生怀腥臊德,炳耀徒留皮。

吁嗟尔猛虎,哮吼诚何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