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晚春应刘秘书诗

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心忧望碧叶,涵影顾青林。

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

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

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江淹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名为《惜晚春应刘秘书诗》。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珍惜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首句“烟景抱空意”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情怀,意境淡远而又带有一丝哀愁。紧接着,“蘅杜缀幽心”则描绘了作者沉浸在对自然景致的深切感受中,内心充满着对大自然的向往。

“心忧望碧叶”与“涵影顾青林”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担忧和留恋之情。这里的“碧叶”和“青林”都是生机勃勃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力与自然美景的珍视。

接下来的“风光多树色,露华翻蕙阴”则是对春天最后美好景致的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里的风、光、树和露水的美妙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水苔方下蔓,石萝日上寻”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长与变化过程的观察和感悟。水苔和石萝都是山林中常见的植物,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生长,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体验。

“霞衣已具带,仙冠不持簪”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表达,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递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超凡脱俗的情感倾向。

随后的“徒为多委郁,精魄还自临”表明了作者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却有着无法言说的忧愤和深沉的思绪,这些情感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他内心世界中回旋。

“始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则是诗人对于友人或知音所赠诗篇的珍视之情。这里的“琼歌”比喻为珍贵的诗作,而“一点重如金”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份赠予对他来说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最后,“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杂桂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坚贞,而“玉沥乃共斟”则是对友情的美好祝愿,希望与朋友共同享受这份清洁、纯粹的情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致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生感悟和精神追求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江淹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望荆山诗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挠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晏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形式: 古风

清思诗五首(其二)

师旷操雅操,延子聆奇音。

玄鹤徒翔舞,清角自浮沉。

明琯东南逝,精丝西北临。

白云瑶池曲,止使泪淫淫。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清思诗五首(其四)

白露滋金瑟,清风荡玉琴。

空闺饶远念,虚堂生夜阴。

兹夕一何哀,明月没西林。

世人重时暮,道士情亦深。

愿乘青鸟翼,径出玉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清思诗五首(其一)

赵后未至丽,阴妃非美极。

情理傥可论,形有焉足识。

帝女在河洲,晦映西海侧。

阴阳无定光,杂错千万色。

终岁如琼草,红华长翕赩。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