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一)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湖面上轻轻飘过稀疏的雨声,
山头笼罩着傍晚时分浓厚的云彩。

注释

湖上:指湖泊表面。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轻微。
疏雨:稀疏的雨点。
过:经过。
山头:山顶。
霭霭:形容云雾密集。
暮云:傍晚的云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事变化的图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湖面上萧萧的雨声和山头上霭霭的暮云,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

“陂塘水落荷将尽”一句中,“陂塘”指的是田野间的小池塘,而“荷将尽”则是秋天荷花凋零的景象,表达了季节更迭和生命轮回的主题。接着,“城市人归虎欲行”则是在描写黄昏时分,人们纷纷回家,而野兽(以虎为代表)开始活动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隐含着对人类社会秩序与野性本能之间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秋日景象与人事,传达了一种淡远和超脱的情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更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时间流逝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其二)

谁谓江湖居,而为虎豹宅?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南溪之南竹林中,新构一茅堂,予以其所处最为深邃,故名之曰避世堂

犹恨溪堂浅,更穿修竹林。

高人不畏虎,避世已无心。

隐几颓如病,忘言兀似瘖。

茅茨追上古,冠盖谢当今。

晓梦猿呼觉,秋怀鸟伴吟。

暂来聊解带,屡去欲携衾。

湖上行人绝,阶前暮霭深。

应逢绿毛叟,扣户夜抽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溪堂留题

三径萦回草树蒙,忽惊初日上千峰。

平湖种稻如西蜀,高阁连云似渚宫。

残雪照山光耿耿,轻冰笼水暗溶溶。

溪边野鹤冲人起,飞入南山第几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齑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