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生查子·秋夜》由清代诗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画面。
首句“风动碧琅玕”,以“风”字开篇,暗示了夜晚的微风轻拂,使得翠绿的竹子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碧琅玕”指的是碧绿的竹子,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颜色和形态。
接着,“翠户生寒浅”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清幽。这里的“翠户”指的是绿色的门户,通过“生寒浅”三字,巧妙地将视觉与触觉的感受结合在一起,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淡淡的寒意。
“斗账宿鸳鸯,绣被双鸾偃”描绘了一对鸳鸯在斗帐中休息的场景,斗帐是古代的一种床榻,这里用来形容精致的床铺。鸳鸯象征着爱情与和谐,而“双鸾偃”则指双鸾(可能是指绣有双鸾图案的被褥)平躺,暗示了这对鸳鸯在安静地休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独自拥双鬓,不觉银缸暗”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一个孤独的人独自拥着双鬓(可能是头巾或发饰),在昏暗的银缸(可能是指油灯)下静静地坐着,不自觉地陷入了沉思或等待之中。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最后,“明月下梧桐,玉漏迟金剪”将画面拉回自然与时间的流逝上。月光洒在梧桐树上,梧桐树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玉漏(古代计时器)滴答声缓慢,象征着时间的缓缓流逝。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隐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生查子·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静美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