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咏茧

浅碧柔黄玉颗长,倩人垂手入兰汤,温存心性怎禁当。

方束素时纤指滑,欲缠绵处粉襟香,为谁无语在匡床。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咏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茧的生长与处理过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首句“浅碧柔黄玉颗长”,以“浅碧”、“柔黄”形容茧的颜色,形象地勾勒出茧的色泽之美,仿佛一颗颗精致的玉石般诱人。接着“玉颗长”则点明了茧的成长状态,既展现了其生长的过程,也暗示了其最终将被精心处理的前景。

“倩人垂手入兰汤”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人与茧的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这里,“兰汤”不仅指热水,更象征着对茧的温柔呵护与精心照料,通过“垂手”这一动作,传达出人类对自然之物的尊重与关爱。

“温存心性怎禁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茧视为有生命的存在,对其给予关怀与呵护,表现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方束素时纤指滑”描绘了茧被处理时的情景,通过“纤指滑”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操作的技巧与熟练度,也暗示了处理过程中的细致与耐心。

“欲缠绵处粉襟香”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粉襟香”这一意象,不仅渲染了处理茧时的温馨氛围,也暗喻了茧经过处理后可能带来的美好结果,以及其中蕴含的期待与希望。

最后,“为谁无语在匡床”以问句收尾,既表达了茧在处理过程中的静默与等待,也暗示了其最终将被赋予新的生命与价值,等待着被发现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茧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类之间和谐共生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

收录诗词(135)

李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崇祯十五年举人。与陈子龙等有“云间六子”之称。入清,被荐任内阁中书舍人。多尔衮致史可法、唐通等信,均其手笔。不久,忧伤而死。有《蓼斋集》

  • 字:舒章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青浦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咏五更

历尽长宵梦不成,欲明人自怕天明,兰汤初灭小银屏。

露染花枝常滴滴,香寒绣被更清清,早知新恨又重生。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菩萨蛮.守涨遣怀

越溪暮雨何曾歇,鹧鸪声里沙痕没。

晓起不胜愁,愁横舴艋舟。

滩头龙子浴,为洗千山绿。

阻断去时程,教侬莫远行。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忆未来人

蔷薇未洗胭脂雨,东风不合催人去。

心事两朦胧,玉箫春梦中。

斜阳芳草隔,满目伤心碧。

不语问青山,青山响杜鹃。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题捣衣图

香闺夜警秋风度,青砧冷落梧桐露。

淡月白离离,看人欲捣衣。

犀瓯香茗洁,无意尝兰雪。

玉杵不曾鸣,谁听肠断声。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