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唁》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灯前雪底亦空言”,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面对皑皑白雪,心中的话语显得空洞无力,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接着,“寒泪无端湿五原”一句,以寒泪的无端流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哀悼而引发的深切悲痛,泪水不仅湿润了眼眶,也仿佛浸透了四周的大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大道翻嫌诸圣浅,奇情难与老僧论”两句,诗人将自己对逝者的哀思与对人生的理解,与传统的大道和圣贤的教诲相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独特情感的珍视,认为这种情感难以与世俗的智慧或老僧的见解相匹配,突显了诗人对逝者情感的独特理解和尊重。
“平生最苦肝肠热,今日方知裘马尊”则揭示了诗人一生中最痛苦的经历是内心的炽热与外界的冷漠之间的冲突,今日才明白,拥有物质的富足(裘马)并不能真正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哀伤。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不是唁君惟自唁,悠悠终恐骨孤存”表达了诗人不仅仅是为逝者哀悼,更是为自己未来的孤独命运感到忧虑。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是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孤独与寂寞的预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和无常性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