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似大翁木斋谦公诸同志二首(其二)

今古繇来梦幻中,书生端合置鹅笼。

已闻越女兴勾践,难把铜山铸邓通。

虫死断编终不恶,门馀积雪岂真穷。

人间何贵有朋友,到此怜予道未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今古繇来梦幻中,书生端合置鹅笼”,开篇即以“梦幻”二字点出人生的虚幻本质,暗示一切皆如过眼云烟,而“书生端合置鹅笼”则形象地描绘了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情景,鹅笼象征着承载知识的容器,同时也暗含着对书生追求学问的肯定。

颔联“已闻越女兴勾践,难把铜山铸邓通”,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对比勾践与邓通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命运,表达了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勾践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国王,曾被吴国俘虏,后回国励精图治,最终击败吴国;邓通则是汉文帝时期的富商,因受宠而成为巨富。诗人通过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例子,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性。

颈联“虫死断编终不恶,门馀积雪岂真穷”,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前一句“虫死断编终不恶”借昆虫之死,比喻知识的传承与积累,即使生命短暂,但知识的传播是值得肯定的;后一句“门馀积雪岂真穷”则以积雪覆盖的门户,象征着困境中的希望,即使环境艰难,但总有出路,寓意着在逆境中仍应保持乐观与希望。

尾联“人间何贵有朋友,到此怜予道未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自我反思。在诗人看来,真正的财富在于拥有真诚的朋友,而在当前的处境中,他感叹自己未能更深入地理解或表达出友情的真谛,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友情以及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世界,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谦公谈

我亦流民尔似僧,半床明月半床□。

□□□难聊相共,常恐肝肠未可凭。

天外幸能留破衲,世间岂尽丧良朋。

谈深舌冷书为枕,肯负中宵一碗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偶成

寒灯一点暂相亲,除梦都应不是真。

开口后来皆作圣,盖棺前此莫论人。

鬼神未到须防独,涓滴虽微便溺身。

纵死定令天亦见,肯教风雨暗青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冒雨访木斋不遇

草团风送雁归声,孤负春深雨未晴。

戴笠独行韩大伯,到门不见李先生。

若非策蹇寻花笑,定是携诗倩鹤评。

为语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晓待余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赤公五首(其二)

愿遍三千麈任挥,到来况是旧王畿。

亦知冰雪皆恩泽,谁道云烟省是非。

阙下已闻钟鼓遍,海东犹待雨花飞。

天龙翘首余多病,从此焚香老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