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蕃传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郑玄先生高谈阔论真是豪迈啊,
满头白发却困顿狼狈只能让人感叹悲哀。

注释

仲举:指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家。
高谈:高深的谈论,指学问上的宏论。
壮哉:豪壮啊,表示赞叹。
白头:指年老的头发,象征岁月。
狼狈:形容处境困难或不得志。
只堪哀:只能让人感到悲哀。
枉教:白白地教诲。
一室:一间屋子,这里比喻学问。
尘如积:灰尘堆积,比喻积累的知识。
何曾:哪里曾经,表示否定。
扫得来:清理干净,比喻彻底掌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名为《读陈蕃传》。诗中通过对唐代宰相陈蕃的一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人才难以被世人认知和重用的感慨。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这两句诗描绘出陈蕃年轻时才华横溢、谈论大事时的英姿飒爽,以及到了晚年仍然不得志、狼狈不堪的情形。"仲举"指的是年轻时便被推举为官,"高谈"则是他的雄辩才华得以施展。而"白头狼狈"则写出了他老年时的凄凉景象,尽管如此,仍旧不失其壮志,只能令人感到悲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这两句诗意在通过陈蕃家中尘积成堆的情形,隐喻他的学问和才华无人赏识,就像这些积尘一样难以清扫干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陈蕃一生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同情,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间冲突的无奈。同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感和思想,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一种隐晦批评。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读武惠妃传

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

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读退之李花诗

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梁武帝事

眼见台城作劫灰,一声荷荷可怜哉。

梵王岂是无甘露,不为君王致蜜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读笠泽丛书三首(其三)

拈著唐诗废晚餐,傍人笑我病诗癫。

世间尤物言西子,西子何曾直一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