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名为《读陈蕃传》。诗中通过对唐代宰相陈蕃的一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对人才难以被世人认知和重用的感慨。
"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 这两句诗描绘出陈蕃年轻时才华横溢、谈论大事时的英姿飒爽,以及到了晚年仍然不得志、狼狈不堪的情形。"仲举"指的是年轻时便被推举为官,"高谈"则是他的雄辩才华得以施展。而"白头狼狈"则写出了他老年时的凄凉景象,尽管如此,仍旧不失其壮志,只能令人感到悲哀。
"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这两句诗意在通过陈蕃家中尘积成堆的情形,隐喻他的学问和才华无人赏识,就像这些积尘一样难以清扫干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不公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陈蕃一生的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同情,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间冲突的无奈。同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感和思想,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一种隐晦批评。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
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
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
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
眼见台城作劫灰,一声荷荷可怜哉。
梵王岂是无甘露,不为君王致蜜来。
拈著唐诗废晚餐,傍人笑我病诗癫。
世间尤物言西子,西子何曾直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