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世间明暗交错、言语与认知的局限性。"当明有暗,当暗有明",意味着即使在光明中也存在阴影,而在黑暗中也有微光,暗示了事物并非绝对分明,总有复杂的一面。"口说如哑,眼见如盲"进一步强调了言辞和视觉的局限,人们往往不能完全表达内心感受或看清事物本质。
"门外一条通驿路,朝朝暮暮有人行"描绘了一幅日常景象,门外的驿路日复一日都有行人往来,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虽然平凡,但人们不断前行,寻找光明。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中的真知与表象,以及对自我认知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