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

雄才兼大略,其气抑何盛。

我观汉武皇,事事效秦政。

张骞通西域,边界扩无极。

有如筑长城,横绝天西北。

五利求神仙,公主降坛前。

有如童男女,簇拥东海边。

建章干云起,阁道相逦迤。

又如阿房宫,覆压三百里。

巫蛊大狱兴,高庙无神灵。

又如扶苏死,碧血埋边庭。

事事学秦皇,胡独免覆亡。

秦廷有赵高,汉廷有霍光。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以汉武帝为鉴,描绘其雄才大略与行事之盛。开篇即点明汉武帝效仿秦政,张骞通西域,边界扩张至极限,筑长城横贯天西北,展现其对外开拓的决心。接着描述张骞求仙之事,以及公主降坛的场景,以童男女簇拥于东海边,形象地展现了汉武帝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汉武帝的建筑宏图,建章宫直插云霄,阁道相连,仿佛阿房宫般壮观,覆盖三百里之地。然而,汉武帝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巫蛊之祸兴起,高庙神灵无存,暗示其统治下的动荡。同时,诗中提及扶苏之死,象征着汉武帝铁腕政策下的人命牺牲,碧血埋边庭,反映了边疆战争的残酷。

最后,诗人将汉武帝与秦始皇进行对比,指出两人在治国方略上极为相似,却都未能避免覆亡的命运。秦廷有赵高,汉廷有霍光,暗示权力的腐化是导致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整首诗通过对汉武帝事迹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及其对后世的启示。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孙策周瑜娶二乔

孙策与周瑜,命世两英雄。

两人俱少年,割据大江东。

江东有二乔,姐妹花双红。

两贤娶得之,作合妙天公。

而皆不永命,中道断丝桐。

岂其藏娇屋,容易沮英风。

卓哉武乡侯,识略超凡庸。

独娶阿承女,丑妇发蓬蓬。

三国论人才,第一推卧龙。

即此一事观,高下在其中。

形式: 古风

谢安淝水之捷

徼倖成大功,莫如谢安石。

秦兵八十万,仅恃淝水隔。

太傅方游山,未暇纡筹策。

幸而朱序来,急进乘其隙。

临阵肯退师,天夺符坚魄。

遂令小儿辈,铭勋垂竹帛。

否则局上棋,着着无生机。

风流大罪案,又劳史官断。

形式: 古风

梨园弟子

梨园教弟子,天子领太常。

岂以太常乐,宗庙侑烝尝。

和平格神听,无使紊宫商。

特以天子贵,厕身协律郎。

岐王擪玉笛,妃子无霓裳。

姗姗虢夫人,缟素学登场。

房中有雅奏,清庙无乐章。

天宝荒淫事,即此卜其亡。

迄今优人中,傀儡一尺长。

稽首复顿首,先师唐明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韩昌黎上宰相书

文章起八代,昌黎擅名誉。

观其文集中,屡上宰相书。

汲汲求自试,皇皇无安居。

如此大才人,竟为饥所驱。

可见盲宰相,眼中皆无珠。

或嫌其自荐,毋乃毛遂如。

岂知文公心,胞与同寰区。

忧世复忧民,才略胸中储。

后人无其实,慎勿袭其虚。

摇尾而乞怜,此谓贱丈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