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战无军食,孤城陷虏尘。
为伤多易子,翻吊浅为臣。
漫漫东流水,悠悠南陌人。
空思前事往,向晓泪沾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兵在战乱中的凄凉情怀和对往昔的深切思念。开篇“百战无军食,孤城陷虏尘”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战争带来的饥饿与孤立无援的情形,其中“军食”指的是士兵在战争中的粮食供应,而“孤城”则象征着被敌人包围的孤独与危险。“为伤多易子,翻吊浅为臣”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失去亲人的哀痛,以及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的心境。
接着“漫漫东流水,悠悠南陌人”两句,用流水和行人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漂泊,诗人通过这种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顿的无奈。
最后,“空思前事往,向晓泪沾巾”两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过去美好的记忆无法释怀,不禁泪水涟涟,这种情感在黎明前的寂静中更加凄凉。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生活的刻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逸妻稚子应沟壑,归路茫茫东去遥。
凉叶下时心悄悄,空斋梦里雨萧萧。
星霜渐见侵华发,生长虚闻在圣朝。
知己只今何处在,故山无事别渔樵。
岂悟因罗者,迎霜献紫微。
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
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
应随明主意,百中有光辉。
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
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
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