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其一)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

牙樯锦缆伤前代,□□□□□□□。

□□□□□□□,□□□□□□□。

□□□□□□□,□□□□□□□。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辕的《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其一)》描绘了四月南风中的旅途景象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四月南风驿路长”,写出了季节与旅途的漫长,南风吹拂下的道路似乎没有尽头。次句“汴梁河底树苍苍”则描绘了汴梁河边老树参天,显示出岁月的沧桑。

第三句“牙樯锦缆伤前代”,通过“牙樯”(装饰华丽的船樯)和“锦缆”(精致的缆绳),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感伤。“□□□□□□□”可能是缺失的部分,但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在继续描述历史遗迹或抒发感慨。

接下来的诗句同样围绕着对过往的回忆和感慨展开,但具体的内容由于缺失而难以详述。最后一句“□□□□□□□,□□□□□□□”,可能是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总结或是对未来的寄语,留下了回味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3)

李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其九)

□□□□□□□,□□□□□□□。

□□□□□□□,金谷焉知御史才。

翠杓青尊捐野馆,绣衣骢马上霜台。

须知鸾凤冲霄汉,不异忠良位鼎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其十)

离离禾黍接颓垣,惊见咸阳古道存。

秦殿独怜三月火,汉陵谁吊九原魂。

陇山北起秋云合,泾水西来夜雨浑。

如此兴怀非一事,不如投笔且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走笔次韵答卓伯长

问津北海滨,卜居南山麓。

南山何所有,苍松与脩竹。

挺挺龙髯张,猗猗凤毛绿。

幽涧生寒飔,阳冈散清旭。

岚翠暮堪揽,石泉时自掬。

胜景人共游,真乐予所独。

炉薰昼逾永,周易坐忘读。

亭小心更宽,朋来席频促。

山中采蕨薇,林下樵朴樕。

门掩红尘稀,檐虚白云宿。

金堆卢橘黄,丹落锦荔熟。

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轴。

何由一身安,所愿百姓足。

世途急功利,古道厌驰逐。

劳生尚馀忧,节用应寡辱。

静爱吟风蝉,远惭食苹鹿。

诵子新诗篇,深荷相记录。

形式: 古风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一)

我本山中人,樵歌紫阳雪。

攀桂游文场,观潮渡江浙。

自惭驽钝质,鞭策殊汗血。

胜地屡登临,蟾光几圆缺。

煮石惊羊群,汲泉分雀舌。

箪瓢常晏如,粱肉厌饕餮。

早岁际升平,壮怀弥激烈。

中年罹忧患,空负持宪节。

孤桐韵逾清,野鹤心更洁。

君爱秋萤飞,乍明还易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