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其九)

□□□□□□□,□□□□□□□。

□□□□□□□,金谷焉知御史才。

翠杓青尊捐野馆,绣衣骢马上霜台。

须知鸾凤冲霄汉,不异忠良位鼎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往从京城至关中的长途旅程,感叹所见古迹众多,难以尽数。他闲居时追忆往事,写下十首律诗,以此抒发对往昔晋代的怀念之情。诗中提到金谷之事,暗示对历史人物才情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未能在朝廷发挥御史才能的感慨。接着,诗人借翠杓青尊和绣衣骢马的形象,象征着离开野馆进入官场的转变,以及对霜台(御史台)职责的承担。最后两句,诗人以鸾凤翱翔天际比喻忠良之士的志向,即使身处高位,也与忠良之名相匹配,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怀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作者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抱负。

收录诗词(33)

李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其十)

离离禾黍接颓垣,惊见咸阳古道存。

秦殿独怜三月火,汉陵谁吊九原魂。

陇山北起秋云合,泾水西来夜雨浑。

如此兴怀非一事,不如投笔且开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走笔次韵答卓伯长

问津北海滨,卜居南山麓。

南山何所有,苍松与脩竹。

挺挺龙髯张,猗猗凤毛绿。

幽涧生寒飔,阳冈散清旭。

岚翠暮堪揽,石泉时自掬。

胜景人共游,真乐予所独。

炉薰昼逾永,周易坐忘读。

亭小心更宽,朋来席频促。

山中采蕨薇,林下樵朴樕。

门掩红尘稀,檐虚白云宿。

金堆卢橘黄,丹落锦荔熟。

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轴。

何由一身安,所愿百姓足。

世途急功利,古道厌驰逐。

劳生尚馀忧,节用应寡辱。

静爱吟风蝉,远惭食苹鹿。

诵子新诗篇,深荷相记录。

形式: 古风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一)

我本山中人,樵歌紫阳雪。

攀桂游文场,观潮渡江浙。

自惭驽钝质,鞭策殊汗血。

胜地屡登临,蟾光几圆缺。

煮石惊羊群,汲泉分雀舌。

箪瓢常晏如,粱肉厌饕餮。

早岁际升平,壮怀弥激烈。

中年罹忧患,空负持宪节。

孤桐韵逾清,野鹤心更洁。

君爱秋萤飞,乍明还易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其二)

我本山中人,渴饮松下露。

松肪酿春酒,和月共吞吐。

一瓢甘自醉,漓薄亦不恶。

澹然有真味,醲滟反成痼。

常恐樽罍空,或贻友朋怒。

万里困风尘,十年负幽趣。

平生陶靖节,耿耿见寐寤。

初非薄轩冕,且复事农圃。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

故园归何时,委心任吾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