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其八)

等闲提起七斤衫,多少禅和著意参。

尽向青州做窠窟,不知春色在江南。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翻译

随便提起那件七斤重的僧衣,有多少修行者用心去参悟。
他们都把精力集中在青州建寺庙,却不知道江南的春天正绚丽多姿。

注释

等闲:轻易,随便。
七斤衫:形容僧衣重量,代指僧人的修行生活。
禅和:禅宗的修行者。
青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这里泛指北方地区。
窠窟:鸟巢或僧舍,比喻修行者的居所。
春色:春天的景色,也暗指美好的事物。
江南:中国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暗示与北方不同的美好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岩所作的《颂古十首》中的第八首。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起七斤衫(一种粗布衣服)为引子,引发对禅修生活的思考。他指出,禅修者过于专注于内在的修行,如在青州(可能指某个禅修地)深挖洞穴般构筑精神世界,却忽略了外面世界的美好,特别是江南春天的景色。诗人寓言式地批评了这种过度内省而忽视生活体验的态度,提醒人们要适时走出心境,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多彩。整首诗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当下和直观体验的精神。

收录诗词(50)

释普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十首(其七)

百骸一物贞薰天,风起今朝病一般。

酷恨双双医不得,枕边空听雁声寒。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颂古十首(其六)

搽抔抹粉没人猜,五百生中与么来。

觌体风流有多少,不知何处可安排。

形式: 古风

颂古十首(其五)

洗钵家家事一同,新罗不在海门东。

因行掉臂赵州老,身在烟萝第几重。

形式: 古风

颂古十首(其四)

铁壁银山几万重,有无之字若为通。

斩关岂在搴旗手,枉有虚名落汉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