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丹口诀

世上人人尽好药,个个元来寻不著。

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是错。

用铅不用铅,不用得长年。

用铅须用铅,用铅住丹田。

无铅不成丹,还丹生在铅。

金公能住水,黑铅有黄芽。

黄芽入汞家,覆载以河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还丹口诀》是唐代道士杨玄一所作,内容涉及道教炼丹术的核心理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旨在阐述炼丹过程中关键的“铅”与“丹”的关系。

首先,“世上人人尽好药,个个元来寻不著。”这句话暗示了炼丹术的奥秘在于寻找正确的“药”,即“铅”,但大多数人并未找到。这里的“铅”并非指金属铅,而是象征着炼丹过程中的基础物质或精神状态。

接着,“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是错。”表达了在炼丹过程中对“铅”的使用存在误区,即知道需要使用“铅”,但实际操作时却可能出错。这反映了炼丹术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用铅不用铅,不用得长年。用铅须用铅,用铅住丹田。”强调了正确使用“铅”的重要性,指出不正确地使用或忽视“铅”会导致无法达到长寿的目的。同时,强调了“铅”应置于“丹田”,即人体内部特定的能量中心,以促进内丹的形成。

“无铅不成丹,还丹生在铅。”进一步说明了“铅”在炼丹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没有“铅”就无法形成“丹”,而真正的“丹”则是在“铅”中生成的。

“金公能住水,黑铅有黄芽。”这里运用了五行相生的概念,金(代表“铅”)能与水(代表“汞”)结合,而“黑铅”中蕴含着转化后的“黄芽”,象征着从低级物质向高级物质的转变。

“黄芽入汞家,覆载以河车。”最后两句描述了“黄芽”(经过转化的物质)进入“汞家”(与“汞”结合),并借助“河车”(一种象征性的运输工具)进行循环运转,最终实现物质的升华和转化。

整体而言,《还丹口诀》通过一系列象征和隐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道教炼丹术中关于“铅”与“丹”的理论和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命永续的理念。

收录诗词(2)

杨玄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铅向铅中出,铅同色不同。

若能分皂白,日日是仙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还丹歌(其一)

世上人人总爱药,个个元来寻不著。

也道用铅不用铅,及至用铅还只错。

寻不著,莫生嗔,都为黄芽不得真。

有信有行堪分付,财色不染是真人。

潜拯济,莫彰露,本觅长生却短祚。

慎勿将身游贵门,医卜经求且閒处。

未能隐,没閒处,且去经求无病药,长生乐道何忧虑。

铅为君,汞为臣,火为使者,赤血将军。

守阴守阳,制御伏药,药成先用点水银。

水银被点堪服饵,鬼官不追人不死。

世世喧喧若得之,閒处经求莫干贵。

心口诀,手眼传,制伏只在黄芽边。

心口不决,手眼不传,耽荒酒色,与道无缘。

形式: 古风

还丹歌(其二)

丹田水结黄芽起,百日养来伏火矣。

阴居阳鼎是金丹,十月养之堪服饵。

服饵由来驻颜色,容鬓不衰定心力。

卖丹卖药住人间,寿命千年人不识。

形式: 古风

还丹歌(其三)

长生药,不死丹,世人欲作寻复难。心犹豫,意迟疑。

八丹方法由来有,如何不取一门知。

二人语,共商量,日夜寻思不死方。

若取黑铅并姹女,腾身天上自翱翔。

一为左,一为右,阴阳具足还丹就。

真须炼,必长生,逍遥自在紫云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