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古今作生竹,能者未十辈。

吴生勒枝叶,筌寀远不逮。

江南铁钩锁,最许诚悬会。

燕公洒墨成,落落与时背。

譬如刳心松,中有岁寒在。

湖州三百年,笔与前哲配。

规模转银钩,幽赏非俗爱。

披图风雨入,咫尺莽苍外。

吾宗学湖州,师逸功已倍。

有来竹四幅,冬夏生变态。

预知更入神,后出遂无对。

吾诗被压倒,物固不两大。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今以来擅长制作竹器的人,能工巧匠并不多见。
吴地的工匠雕刻竹枝叶,技艺精湛却难以企及。
江南的铁钩工艺精细,最能体现诚挚和巧妙结合。
燕公挥毫泼墨,作品独特,与时代潮流不合拍。
就像掏空内心坚韧的松树,虽经寒冬依然挺立。
湖州竹艺传承三百年,技艺与古代贤人相当。
其风格如同银钩般精致,深得幽静欣赏者的喜爱。
即使打开图卷面对风雨,也能感受到远处的广阔。
我们家族学习湖州竹艺,师承前辈,成就已超出常规。
这里有四幅竹制品,冬夏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可以预见,这些作品更上一层楼,无人能及。
我的诗作被它们超越,世间事物本就难以两全其美。

注释

作生:制作生活用品。
勒枝叶:雕刻竹枝叶。
筌寀:比喻技艺精湛。
诚悬会:诚挚且巧妙结合。
刳心松:掏空内心坚韧的松树。
前哲:古代贤人。
银钩:形容精细的工艺。
幽赏:深沉而高雅的欣赏。
咫尺:近在眼前。
师逸功:师承前辈,技艺超群。
冬夏生变态:四季变化多端。
入神:达到极高境界。
无对:无人能比。
压倒:超越。
物固不两大:世间事物无法同时达到极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通过对墨竹艺术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吴生、燕公等前人画艺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对黄斌老精湛技艺的赞赏。诗中提到的"吴生勒枝叶"和"燕公洒墨成",是对古代画家技艺的生动描绘,"湖州三百年,笔与前哲配"则点出了湖州画派的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诗人以"刳心松"比喻墨竹的坚韧品格,"冬夏生变态"则形容墨竹在四季中的变化之美。最后,诗人以"吾诗被压倒,物固不两大"表达自己对黄斌老墨竹艺术的敬佩,认为其技艺无人能及,自己的诗歌也难以与之相比。整首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三)

莲塘倒箭靫,桂影凉霜兔。

平生知音地,地下无尺素。

十夜九作梦,虏乘惊沙度。

时不与我谋,征西枕戈去。

形式: 古风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二)

生涯鱼吹沫,文彩豹藏雾。

人言壶公老,渠但未得趣。

饮酒入壶中,茫然失巾屦。

时不与我谋,今君向何处。

形式: 古风

次韵道辅双岭见寄三叠(其一)

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

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

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

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次韵道辅旅怀见寄

岁华其将晚,霜叶不可风。

生理鱼乞水,归心鸟飞空。

风尘化衣黑,旅宿梦裙红。

人言家无壁,自倚笔有锋。

转蓬且半岁,交臂各衰翁。

扁舟去日远,明月与君同。

露晞百年驶,麟获万事穷。

装怀酒澹淡,塞意雾空濛。

诸公尚无恙,不见陈元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