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折腰元亮羞为宰,乞米平原例有书。

小子不才宁足论,古人今日定何如。

白鸥浩荡难驯没,玄鸟翛疏各逝徂。

纳手知寒强自惜,饥餐犹喜一丸虚。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宁愿像陶渊明那样不愿屈身为官,平原君曾写信求助的例子也常见。
我才能平庸,哪里值得讨论,古人如果处在今天会怎样呢?
白鸥自由自在难以驯服,飞向远方,乌鸦各自离去。
尽管深知天气寒冷,还是勉强接受,因为饥饿时能有一粒食物也是欢喜的。

注释

折腰:屈身、低头。
元亮:陶渊明的字。
羞为宰:以做官为耻辱。
平原:平原君赵胜。
例有书:历史上有类似写信求助的先例。
小子:谦称自己。
宁足论:哪里值得一提。
古人今日:古代人如果处在现在。
何如:会怎么样。
白鸥:白色的海鸥。
浩荡:广阔无垠。
驯没:驯服或消失。
玄鸟:黑色的鸟,这里指乌鸦。
翛疏:自由自在的样子。
逝徂:离去。
纳手:伸出双手。
知寒:感到寒冷。
强自惜:勉强自我保重。
饥餐:饥饿时吃饭。
一丸虚:一粒食物,比喻极少。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偶成》。黄节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自嘲,以及对于古人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折腰元亮羞为宰,乞米平原例有书。"

这里诗人以"折腰"比喻低头屈服于官场,"元亮"或许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良之臣,而今己身却不得不屈尊降贵去做一些不愿为之事,如求米等日常琐碎之事,这种行为在古人的眼中或许是有文书可循的,但对黄节来说,自己已经无法达到古人那种崇高的品格和境界。

"小子不才宁足论,古人今日定何如。"

诗人自谦为"小子",表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谈论这些大事,对于古人的评价也只能是自我安慰,因为在现实面前,黄节感到自己与古人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和不如。

"白鸥浩荡难驯没,玄鸟翛疏各逝徂。"

这里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对自由和远大的向往。"白鸥"和"玄鸟"都是指代着某种高洁或不羁的存在,它们在浩瀚的天地间翱翔,难以驯服,也无法捕捉,这正如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高尚境界的向往。

"纳手知寒强自惜,饥餐犹喜一丸虚。"

黄节用"纳手知寒"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甚至连温暖都难以寻觅,只能在极度贫困中勉强自保,"饥餐犹喜一丸虚"则表达了即使是吃到一点点食物,也只能感到一种虚幻的满足,因为这种满足是如此短暂和不真实。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清末近现代初期社会动荡中个人命运与价值观的困顿,表达了一种对于个人的无力感和对过去美好传统的怀念。黄节通过这组诗句,展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甘平庸,以及对于自由、尊严和文化传承的渴望。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子贞书

客愁猋忽剪缄前,相望堂堂岁渐捐。

来日大难遗我辈,旷怀为别苦中年。

音书涉腊成追寄,性命于时但苟全。

未欲旁人窥此意,暗风吹雪落吟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归至沪寄京邸旧游

绕道江皋计早纡,经行淞曲又旬馀。

无多怀抱将销歇,已换寒温问起居。

听曲再来当暮雨,题诗还寄及春初。

迟归别有沉绵意,难为临风一一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八声甘州.和季永弟思归

每逢人、都道早归休,何曾猛归来。

有邵平瓜圃,渊明菊径,谁肯徘徊。

底是无波去处,空弄一竿桅。

富贵非吾事,野马浮埃。

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

共倒冠落佩,宁使别人猜。

满朱檐、残花败絮,欲问君、移取石榴栽。

青湖上,低低架屋,浅浅衔杯。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寿魏鹤山

又一番、泸水出牂牁。江声汹鸣鼍。

正南人争望,转移虎节,弹压鲸波。

未见元戎羽葆,民气已冲和。

不待禁中选,李牧廉颇。

却顾边陲以北,似乘航共济,亡楫中河。

纵缆头襦尾,其奈不牢何。

□明公、一襟忠愤,想誓江、无日不酣歌。

当津者,岂应袖手,长宴江沱。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