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鉴中双鬓已蹉跎,无计重挥却日戈。

已是园林春欲暮,那堪风雨夜来多。

诗成白也知无敌,花落虞兮可奈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镜中的我已经两鬓斑白,无法再重新挥舞起时光之剑。
春天的园林已经接近尾声,更何况夜晚风雨交加。
诗歌完成,白居易自知无人能敌,花儿凋零,虞姬又能怎么办呢。

注释

蹉跎:指岁月流逝,光阴虚度。
日戈:比喻时光或青春。
园林春欲暮:春天的园林即将结束。
风雨夜来多:形容夜晚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
白也知无敌:白居易自认为无人能超越他的诗才。
虞兮可奈何:虞姬,此处借指美好的事物,表达无可奈何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变迁无常的无奈。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鉴中双鬓已蹉跎,无计重挥却日戈" 这两句通过镜中的白发来反映时间流逝,人生易老,而自己又无法阻止岁月匆匆。"无计"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已是园林春欲暮,那堪风雨夜来多" 这两句写景,并通过景物描绘出春天即将过去,而风雨则可能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这里的"那堪"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无奈。

"诗成白也知无敌,花落虞兮可奈何"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与悲哀。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歌无人能及,但在大自然面前,即便是美丽的花朵,也会随风雨而逝去。"白也"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虞兮"则是一种植物名,是古人常用以形容美好但又容易凋零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生命的脆弱与自然力的强大。

收录诗词(47)

李师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客有写真者见予因以三诗赠之(其一)

嗟予少也贱,到老尚无功。

方寸浮名外,流年两鬓中。

对镜犹惭愧,图写若为容。

形式: 古风

送唐介进退韵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形式: 七言律诗

留题龙隐岩

过江缘磴寻溪垠,隐然绝壁天开门。

传云此处昔龙隐,阴岩凛凛犹疑存。

风云已与时变会,苔藓尚迹初潜痕。

嗟余出处不自重,过事轻发难为神。

形式: 古风

留题龙隐岩□□

乱峰凝碧□□□,曾有神龙此□□。

□□已兴甘泽去,高岩□葛□云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