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其一)

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领雄藩向暑行。

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

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

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他手持紫色袋子在西清殿侍奉,忽然被任命到炎热之地管理藩镇。
谁说他是风流倜傥的贵公子,情愿为国事辛劳,像一个苦读的书生。
他的文才如源泉,笔下涌出无数文章,胸中藏有百万兵法。
从此君王可以放心北望边疆,因为他在山南东道如同一道坚固的长城。

注释

紫橐:紫色袋子,古代官员出行时携带的官印或文书等象征权力的物品。
西清:西清殿,古代皇宫中的重要殿堂,可能指翰林院一类掌管文学的机构。
雄藩:强大的藩镇,古代地方行政区划,通常拥有较大的军事力量。
暑行:炎热之地,形容气候或地理位置较热的地方。
风流贵公子:指举止潇洒、才情出众的贵族子弟。
辛苦一书生:形容读书人刻苦勤奋,不畏艰难。
词源:比喻文思泉涌,源源不断的创作。
三千牍:极言文章之多,表示才思丰富。
武库:比喻知识或策略库,这里指丰富的军事智谋。
十万兵:形容胸中策略众多,如同拥有十万兵马。
北顾:北望,指关注北方边境的安全。
山南东道:泛指诗人所管辖的地区,可能位于山南或东部道路沿线。
长城:比喻防御坚固,能保卫国家。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将领出征场景的诗歌,充满了豪迈与力量。开篇“方持紫橐侍西清,忽领雄藩向暑行。”两句,设定了一位身着紫色官服、手执仪仗的将军,他在西边清凉之地接受命令,旋即带领强大的防御力量向炎热的地方进发。这里展现了将军的威严与使命感。

接着“谁谓风流贵公子,甘为辛苦一书生。”这两句,则是对将军身份的一种颠覆。通常人们认为风度翩翩之人是富家公子,但此处将军却甘愿承受辛劳,以学问自励。这表明了将军不仅武力过人,更有文化修养。

“词源笔下三千牍,武库胸中十万兵。”两句强调了将军的文墨才华和军事才能。他的文辞如同滔滔江水,笔下可尽三千卷书;而在战略上,他心中有着十万雄兵,可见其深谋远虑。

最后,“从此君王宽北顾,山南东道得长城。”两句,则是对将军出征后带来的政治与军事影响的描写。自从他领兵以来,皇帝对于北方边疆的忧患大减,而山南至东道的长城也因之而安稳。这说明了将军的重要作用和其所承担的重任。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雄壮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集武力与文采于一身的将领形象,展现了他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一位有文化素养的人物。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二)

帝念西南在一隅,简求才德应时须。

羌夷种落誇威令,秦陇关河听指呼。

自古功名多少壮,及今谈笑定规模。

玉山旧政人谁记,应扫棠阴看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其一)

射策当年首汉儒,去登云路只斯须。

饱闻治最誇闽部,已有先声到益都。

壮略定羌元自许,宗英帅蜀旧来无。

前驱叱驭休辞远,看取东归上政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晦庵南归

二年摩手抚疮痍,恩与庐山五老齐。

合侍玉皇香案侧,却持华节大江西。

鼎新白鹿诸生学,筑就长虹万丈堤。

待哺饥民偏恋德,老翁犹作小儿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

征辕已动不容攀,回首棠阴蔽芾间。

为郡不知歌舞乐,忧民赢得鬓毛斑。

澄清未展须持节,注想方深便赐环。

从此相思隔烟水,梦魂飞不到螺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