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静,綵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端州的石砚在人间备受珍视,赠予我时我知道它是用于撰写深奥的道家经典。
孔庙中的陈设已成旧物,砚台在厨房中使用,怎能说是自然天成。
如玉的蟾蜍口中滴出清泉,光芒静谧,彩笔轻摇,仿佛绛红色的锦缎般鲜艳。
今日的工匠铭记着自己的姓名,因为你的赠予,我常常来到墨池边。

注释

端州石砚:指产自端州的名贵砚台。
草玄:指撰写道教经典。
阙里庙堂:指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庙。
旧物:指庙堂中的文物。
玉蜍:古代传说中的月宫神兽,这里形容砚台。
綵翰:彩色的笔毫。
墨池:古代文人习字的地方,常用来比喻书法艺术。

鉴赏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代创作的,题目为《赠端州紫石砚》。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珍贵石砚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深厚兴趣和认识。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这两句表达了石砚的稀有与价值,以及诗人因为得到这样的礼物而更加坚定地追求书法艺术。"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这里描绘了一种静谧古朴的场景,将自然之物与人工之美相结合,突出了石砚的天然美感。

“玉蜍吐水霞光静,綵翰摇风绛锦鲜。”这两句以生动形象展示了书写时的意境和效果,"玉蜍"指的是用玉制成的笔洗,"綵翰"则是精美的画卷,通过对比突出了石砚在书法中的重要作用。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以及自己频繁光顾墨池(即制作或使用石砚的地方)的场景,彰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投入。

整首诗通过对石砚、自然环境、书写效果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书法艺术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

长忆梁王逸兴多,西园花尽兴如何。

近来溽暑侵亭馆,应觉清谈胜绮罗。

境入篇章高韵发,风穿号令众心和。

承明欲谒先相报,愿拂朝衣逐晓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朗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以继和

鸳鹭差池出建章,綵旗朱户蔚相望。

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应怜一罢金闺籍,枉渚逢春十度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

百辟商量旧相入,九天祗候老臣归。

平湖晚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

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海门潮别浩初师

前日过萧寺,看师上讲筵。

都人礼白足,施者散金钱。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

还知习居士,发论侍弥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