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薛子舒(其一)

南渡今何似,中流欲济船。

虽凭人击楫,要若水行川。

竹木如山积,桑田与海连。

吴宫犹可问,白鸟暮推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如今南渡的情景怎么样呢,想要渡河却船在中央。
虽然有人奋力划桨,但就像在水流中行船,困难重重。
竹林堆积如山,农田与大海相连,景象壮观。
昔日吴国宫殿还能寻觅,傍晚时分只见白鸟在烟雾中归巢。

注释

南渡:指历史上南宋朝廷从北方迁往南方的事件。
中流欲济:比喻在关键时刻想要渡过难关。
击楫:古代指用力划船,象征奋发有为。
吴宫:指三国时期吴国的宫殿,这里代指古迹。
白鸟暮推烟:傍晚时分,白鸟消失在烟雾中,暗示时光变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天民的《送薛子舒(其一)》。诗中,诗人以南渡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感慨。"南渡今何似"开篇,暗示了历史的迁移或国家的动荡,诗人询问如今的形势是否如同过去的南渡般艰难。"中流欲济船"运用比喻,将国家比作船只,表达出在变革中的挣扎和寻求稳定渡过难关的愿望。

"虽凭人击楫"进一步强调人力的作用,即使有人像当年击楫中流的英雄那样振奋人心,但仍需面对如山的困难和挑战,"要若水行川"形象地描绘出在大势所趋下,必须顺应潮流前行的境况。

"竹木如山积,桑田与海连"两句,通过描绘丰富的自然资源,暗示国家物资基础雄厚,但也暗含危机四伏,如同大海边的桑田,随时可能被淹没。

最后,诗人以"吴宫犹可问,白鸟暮推烟"收尾,借吴宫遗迹和傍晚的白鸟烟波,寄寓历史沧桑和未来渺茫,表达了对友人薛子舒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收录诗词(98)

葛天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 字:无怀
  • 籍贯:越州山阴(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送薛子舒(其二)

海邑青龙镇,船官野鹤身。

谁知贵公子,却是苦吟人。

二陆多遗迹,三高属近邻。

新篇因吊古,时寄葛天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薛予舒船官

忆君江上去,船重载书多。

学乃从吾好,闲应喜客过。

薰风新绿树,明月旧沧波。

自古关情处,相思入咏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闻杜鹃

望帝知何苦,催归不自禁。

窜身依树密,啼血染花深。

细雨离人泪,游丝荡子心。

青山明月夜,老耳最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

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

树下地常荫,水边风最凉。

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

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