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颂三首(其三)

佛性本来无阻障,众生不识难归向。

若见如来成佛时,莫向世间求取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临行颂三首(其三)》由唐代的利踪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佛教哲理。诗中以“佛性本来无阻障”开篇,强调了佛性的普遍性和内在性,即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佛性,这种佛性并非受到任何外在障碍的限制。接着,“众生不识难归向”指出众生由于未能认识到自身内在的佛性,因而难以找到回归的道路或方向。

“若见如来成佛时”这一句转折,似乎是在暗示一个重要的启示时刻,即当一个人能够理解并见到佛陀成就佛果的过程和状态时,这将是一个关键的觉醒时刻。最后,“莫向世间求取相”则告诫人们,不应在外在世界中寻找佛性的体现,而应深入内心,认识到佛性是内在的、永恒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众生与佛性的关系,以及对如何认识和实现佛性的指导,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觉悟和内在修行的重要思想。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探索,以实现真正的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

收录诗词(5)

利踪(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咸通七载初参道,到处逢言不识言。

心里痴团若栲栳,三春不乐止林泉。

忽遇法王毡上坐,便陈疑恳向师前。

师从毡上那伽起,袒膊当胸打一拳。

骇散痴团獦狚落,举头看见日初圆。

从兹蹬蹬以碣碣,直至如今常快活。

只闻肚里饱膨脝,更不东西去持钵。

形式: 古风

宇内为閒客,人中作野僧。

任从他笑我,随处自腾腾。

形式: 偈颂 押[蒸]韵

风诗

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吹出白云来。

形式: 押[灰]韵

野庙碑附诗

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

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议。

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飨也,孰云其非。

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