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临行颂三首(其三)》由唐代的利踪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佛教哲理。诗中以“佛性本来无阻障”开篇,强调了佛性的普遍性和内在性,即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佛性,这种佛性并非受到任何外在障碍的限制。接着,“众生不识难归向”指出众生由于未能认识到自身内在的佛性,因而难以找到回归的道路或方向。
“若见如来成佛时”这一句转折,似乎是在暗示一个重要的启示时刻,即当一个人能够理解并见到佛陀成就佛果的过程和状态时,这将是一个关键的觉醒时刻。最后,“莫向世间求取相”则告诫人们,不应在外在世界中寻找佛性的体现,而应深入内心,认识到佛性是内在的、永恒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众生与佛性的关系,以及对如何认识和实现佛性的指导,体现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觉悟和内在修行的重要思想。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探索,以实现真正的自我认知和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