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边活计最天然,物外相忘事事便。
门柳每招黄蝶舞,岸莎常衬白鸥眠。
雨蒸荷叶香浮屋,风搅芦花雪满船。
不动舌根谈实相,客来何必竖空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水居生活画卷。诗人以“水边活计最天然”开篇,点明了水居生活的自然与纯粹。接着,“物外相忘事事便”一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心无挂碍的生活态度。门柳招舞黄蝶,岸莎衬白鸥眠,生动展现了水边生态的和谐与生机。
“雨蒸荷叶香浮屋,风搅芦花雪满船”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雨后荷叶散发的香气弥漫在屋中,风吹芦花如雪般洒满船只,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不动舌根谈实相,客来何必竖空拳”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实践。不需言语,仅以行动表达真理,面对来访的客人,无需刻意展示,自然流露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整首诗通过对水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不详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缚个茅庵际水涯,现成景致一何奢。
野塘水合鱼丛密,远浦风高雁阵斜。
道在目前安用觅,法非心外不须誇。
一声铁笛沧浪里,烟树依依接暮霞。
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
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
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
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閒十二时。
云漫漫又水漫漫,新缚茅龛眼界宽。
尽有池塘堪著月,且无田地可输官。
四时风味人谁得,万顷烟波我自观。
却恐客来为境会,闭门收在一毫端。
水国庵居最寂寥,世涂何事苦相招。
去村十里无行路,隔岸三家有断桥。
数点鸦声迎暮雨,一行鱼影涨春潮。
陈年佛法从教烂,岂是头陀懒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