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秋江送别,集古句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翻译

登山临水为他送行。
最悲伤莫过于生离死别。

注释

登山:爬上山。
临水:靠近水面。
送将归:送他离去。
悲莫悲兮生别离:再也没有比生死离别更令人悲伤的了。
怨落晖:抱怨夕阳西下。
昔人非:过去的人都已经不在。
惟有:只有。
年年:每年。
秋雁飞:秋天的大雁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忆王孙·秋江送别,集古句》。它以登山送别为主题,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首句“登山临水送将归”描绘了送别者在山水之间目送行人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凄凉气氛。接着,“悲莫悲兮生别离”借用楚辞中的名句,强调了生离死别是最令人悲伤的,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哀痛。

“不用登临怨落晖”一句,词人劝慰自己不必因日落而感伤,暗示时光流转,无法挽留,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接下来,“昔人非”三字,暗含物是人非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事变迁的感叹。

最后,“惟有年年秋雁飞”以秋雁南飞的形象,寓意友人如雁南去,音信难寄,只剩下每年秋天的雁阵作为与故人情感的寄托。整首词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典故,传达出浓厚的离别之情和对旧日友谊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二)题上饶郡圃翠微楼

旧时楼上客,爱把酒、向南山。

笑白发如今,天教放浪,来往其间。

登楼更谁念我,却回头、西北望层栏。

云雨珠帘画栋,笙歌雾鬓云鬟。近来堪入画图看。

父老愿公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

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

与客携壶且醉,雁飞秋影江寒。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一)题广文克明菊隐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

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

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

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古来尧舜有巢由。

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

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

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三)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二)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