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三)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
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注释

可怜:可爱。
言中秋之月团圆皎洁,惹人生爱。
光影:指月亮。
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
姮娥:即月里嫦娥。
据神话传说,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药,乘风奔月,从此永居月宫。
问无由:无从查询。
恍惚:谓此说迷离恍惚,不可捉摸。
玉殿琼楼:神话传说谓月中自有“琼楼玉宇烂然”(《拾遗记》),故俗称“月宫”。
故堪:固然能够。
无恙:完好无损。

鉴赏

这首词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词人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描绘了中秋月圆之时,月亮似乎在无尽的时空里独自飘荡,引发出对未知的遐想。"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暗示着词人怀疑是否在人间之外还有其他世界,那里的人们或许能欣赏到月亮的另一面。

接着,词人想象月亮是否来自天外,或是被长风推送,"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流露出对宇宙无限的敬畏与神秘感。他提出疑问,月亮为何没有根基,嫦娥又为何独守,这些都寓含着对命运和孤独的沉思。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词人试图探究月亮的来源,却感到困惑和惆怅。他担忧月亮会被海中的巨鲸撞碎,或是在月宫中引发意外,"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忧虑。

最后,词人以虾蟆和玉兔的神话传说作结,"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寓意月亮的运行自有其规律,即使看似寻常,也隐藏深意。他以月如钩的景象收束,"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再次强调月亮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中秋月为载体,融入了词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对自然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深度。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其二)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其一)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水龙吟(其四)题瓢泉

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

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

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

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

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

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

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

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爱李延年歌、淳于髡语,合为词,庶几高唐、神女、洛神赋之意云

昔时曾有佳人,翩然绝世而独立。

未论一顾倾城,再顾又倾人国。

宁不知其,倾城倾国,佳人难得。

看行云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下、襄王侧。

堂上更阑烛灭。记主人、留髡送客。

合尊促坐,罗襦襟解,微闻芗泽。

当此之时,止乎礼义,不淫其色。

但□□□□,啜其泣矣,又何嗟及。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