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道中

百里严程两日间,挽舟驱马亦艰关。

数声鸟过雨初歇,几片花飞春欲还。

地势自分江右界,岚光犹识广中山。

因怜踪迹天涯遍,大道何曾见一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南安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慨。

首联“百里严程两日间,挽舟驱马亦艰关”开篇即点明行程之艰难,百里的路程在两天内完成,舟与马的交替使用也显露出旅途的不易。这里不仅展现了旅途的劳顿,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有着某种急迫的任务或心情。

颔联“数声鸟过雨初歇,几片花飞春欲还”转而描写沿途的自然风光。雨后的清新的空气中传来几声鸟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即将飘落的花瓣则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地势自分江右界,岚光犹识广中山”进一步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壮丽与独特。江右的界限清晰可见,山峦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展现出南安道中独特的地貌特征。这里的“岚光”不仅指山间的晨光,也暗含了一种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积淀。

尾联“因怜踪迹天涯遍,大道何曾见一斑”则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他感叹于自己足迹遍布天涯,却似乎并未真正领略到大道的全貌。这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探索——即使行遍千山万水,真正的智慧与理解往往难以触及。这一联以深沉的思考收束全诗,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15)

陈洪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桃川宫

桃源奇迹古今传,此日来寻草莽间。

地产桑麻仍旧俗,路通车马自空山。

苔封小洞门三尺,花落前溪水一湾。

便欲临风学仙侣,丹霄谁见鹤飞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马底驿夜坐

峰峦高处驿亭斜,矮屋寒烟有几家。

出壑松风声淅沥,入窗梅月影交加。

仆夫笑语争分火,候吏殷勤次进茶。

独坐清宵乡思渺,更依北斗望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苦雨复郡守韵(其一)

冥濛雨意浩无边,望望江门水拍天。

去马来牛那辨色,沧波白浪竞趋田。

愁闻市桂虚朝爨,更说移床废夜眠。

独喜郡侯能露祷,口碑盈路巳先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苦雨复郡守韵(其二)

碎竹声繁到枕边,薄寒真是积阴天。

穷乡岂有□□□,孤宦兼无负郭田。

冷煖世情随处是,萧条门巷对愁眠。

功成补漏谁堪托,炼石从来亦浪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