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复郡守韵(其一)

冥濛雨意浩无边,望望江门水拍天。

去马来牛那辨色,沧波白浪竞趋田。

愁闻市桂虚朝爨,更说移床废夜眠。

独喜郡侯能露祷,口碑盈路巳先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连绵不绝的苦雨中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首联“冥濛雨意浩无边,望望江门水拍天”以“冥濛”形容雨势之大,无边无际,视线所及之处,江水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压抑的氛围。颔联“去马来牛那辨色,沧波白浪竞趋田”进一步渲染雨中景象,马牛难辨颜色,只见苍茫波浪与白浪竞相涌向农田,生动展现了雨势之猛和自然力量的壮观。

颈联“愁闻市桂虚朝爨,更说移床废夜眠”则转而抒发个人情感,市上的桂花虽好,却因连日大雨而无法烹饪享用,夜晚也无法安眠,表达了诗人因恶劣天气带来的生活不便和内心的愁绪。尾联“独喜郡侯能露祷,口碑盈路巳先传”则转向对地方官员的赞许,尽管自己遭受雨灾之苦,但看到郡守能够公开祷告,为民祈福,百姓对此赞誉之声已传遍道路,体现了对官员为民着想行为的认可与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地方治理者积极作为的肯定,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15)

陈洪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雨复郡守韵(其二)

碎竹声繁到枕边,薄寒真是积阴天。

穷乡岂有□□□,孤宦兼无负郭田。

冷煖世情随处是,萧条门巷对愁眠。

功成补漏谁堪托,炼石从来亦浪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哭中丞孙公德成

彭蠡腥风六月寒,孤臣无地挽狂澜。

气吞僭窃词应激,身系纲常死亦安。

必反禄山曾有疏,无庸叔段孰为端。

凄凉广润门前路,老稚吞声血未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桃川次丙子冬韵(其一)

尘踪何处探仙源,晚共渔翁得细论。

满地野花桃树少,半山烟雨洞阴繁。

轮蹄影络东西路,鸡犬声闻远近村。

更愿年登薄徵赋,人人温饱即君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过桃川次丙子冬韵(其二)

俗虑暂抛尘鞅外,閒情聊寄翠微间。

有无仙迹在何处,今古人家住此山。

水咽笙簧归石洞,云连屏障倚江湾。

花飞片片随游躅,莫怪豪唫带月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